首页 理论教育 榆林军分区抓弱项基层建设纪实

榆林军分区抓弱项基层建设纪实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抓住弱 项不放手——榆林军分区抓基层建设纪实1994年7月初,陕西省军区政委赵连臣来榆林检查工作,当他调查了清涧、子洲、吴堡等5个县人武部和部分乡外埠武装部的全面工作后,对军分区夏明德司令员、马俊杰政委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虽然已连续四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军分区’,但在基层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基层的正规化建设和以劳养武工作是你们的弱项,必须打翻身仗!”

榆林军分区抓弱项基层建设纪实

抓住弱 项不放手——榆林军分区抓基层建设纪实

1994年7月初,陕西省军区政委赵连臣来榆林检查工作,当他调查了清涧、子洲、吴堡等5个县人武部和部分乡外埠武装部的全面工作后,对军分区夏明德司令员、马俊杰政委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虽然已连续四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军分区’,但在基层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基层的正规化建设和以劳养武工作是你们的弱项,必须打翻身仗!”其实,司令员夏明德、政委马俊杰心中明白,不仅是省军区政委赵连臣检查的这几个单位基层正规化建设较弱,而且榆林地区12个县(市)人武部、266个基层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在低档次上徘徊,县乡两级以劳养武经济实体少,效益差。这也正是分区党委机关下决心要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

找原因 弱项为啥弱?

是什么原因迫使基层正规化建设长期在低档次上徘徊,以劳养武走不出困境?为找准症结,分区司令员夏明德、政委马俊杰和部门领导带4个工作组,下到全区12个县(市)和基层武装部找问题,摸实情,掌握现状。10天后,工作组返回分区,党委与工作组成员集体“会诊”后认为,基层的正规化建设水平上不去,主要原因是:有些制度没有坚持和落实,有些必备的设施陈旧或基本没有,有些职责不明,没有抓正规化的意识,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以劳养武没收益,基层的正规化建设没有经费保障,只能是“一切依旧”,按部就班。分区党委在找准这些根源后,认真研究制定改变弱项的对策和措施,排除过去抓基层“一锅煮”的现象,根据实际,分类指导,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抓帮建 把弱项变强

如何使弱项变强?分区党委痛定思痛,对全区基层武装部的现状进行排队分类后,先后制定了《地、县两级帮建基层的规划和职责》《基层武装部、基干民兵连部正规化建设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司令员夏明德、政委马俊杰首先从条件最艰苦、基层建设最落后的清涧、吴堡两县人武部开刀。去年8、9月份,分区军政主官率机关的同志先后三次去这两个单位抓帮建,首先从基层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抓起,按照《实施方案》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统一制定了“民兵预备役工作综合表”“基干连工作表”“基层武装部工作职责”“工作学习活动、制度”等规定,统一了“六有”设施标准,使这两个单位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抓帮建,单靠发个指示、通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必须“身入”与“心入”相结合,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抓落实。为此,军分区党委成员和县(市)人武部部长、政委人人建立了“帮建联系点”。仅军分区的5名常委就与全区的44个乡镇武装部挂钩帮建,按照职责和要求,具体负责帮建任务。去年10月份,司令员夏明德在府谷县孤山乡检查工作时,发现该乡武装部的资料存放很不正规,历年的文件、通知全堆在一个柜子里,十分杂乱。夏司令员当即问随同检查的部长、政委:“像这样的武装部你们县有多少?”部长回答:“能占三分之一。”夏司令员当即指示部长、政委:“这类问题必须马上解决!”一个月后,当夏司令员再次来到孤山乡检查武装部的资料柜时,只见15个资料盒整整齐齐地摆在柜子里,资料分类清楚,装订整齐,符合要求。县人武部赵纯岗部长告诉我们,部里投资5000元为全县各乡镇武装部配发了一台装订机和15个资料盒,使全县基层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全部达到了标准。神木县店塔镇武装部是分区政委马俊杰亲自抓的帮建点,这个镇位于神府煤田腹地的交通要道,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镇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中,镇“青年民兵之家”的房子长期作为它用,使民兵有“家”不能“乐”。马政委亲自找到镇上领导,积极协调,落实了两间活动室,挂起了牌子,使活动能够正常开展。政治部刘梦林主任在米脂县姬岔乡检查工作时,发现该乡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不仅水平低而且缺项较多,他当着县、乡武装部部长的面,限半月内改变现状,20天后,他第二次又去检查,发现动是动了,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次,他带领部里一名干事,住在乡里,按照《实施方案》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使该乡的正规化建设成了全县的样板。(www.xing528.com)

要使基层的正规化建设打翻身仗,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思路十分清楚,即“必须采取抓帮建与办实事并举”的措施。军分区先后投资20万元为经济困难的佳县、清涧县人武部和榆林市补浪河乡“治沙英雄女民兵连”、鱼河镇“青年民兵之家”等8个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连队,修建教室8间,购置办公桌椅120多套、各类活动器材50多(套)件、图书5000多册,为基层解决了实际困难。横山县人武部投资近万元,按照军分区制定的《实施方案》,部里为23个基层武装部统一制作各种制度牌、职责牌115块。米脂县人武部政委王加田利用自己懂装潢的优势,亲自动手为基层制作牌子120多块,为部里节省5000多元。基层正规化建设基础较好的定边靖边县人武部从以劳养武收益中拿出经费,按照分区正规化《实施方案》的标准,一个乡一个乡地抓落实。军分区政治部韩文芝副主任带工作组在靖边一呆就是20多天,帮助指导基层武装部进一步提高正规化建设的档次,使靖边县、乡两级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水平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为了巩固一年多抓弱项的初步成果,使基层正规化建设有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军分区于1995年7月26日在靖边县召开了基层正规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全区基层正规化建设上档次、上台阶,真正把弱项变成强项。

抓劳武 促进基层建设全面发展

榆林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人武系统开展以劳养武更是难中之难,因此,以劳养武工作不仅是基层的弱项,更是难项。如何使基层的以劳养武走出低谷,军分区党委与各县(市)人武部达成了共识:以劳养武必须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单靠“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他们迎难而上,首先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基层抓以劳养武工作的积极性。分区党委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后认为,以劳养武要上去必须从实际出发,于是,针对榆林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制定了《榆林地区九四年至九五年以劳养武两年规划》,提出了“立足资源优势求发展,围绕煤、气、油开发做文章,大力兴办‘绿色企业’,搞活配套服务行业”的思路。面对缺乏启动资金的困难,司令员夏明德、政委马俊杰先后五次找到地区主要领导汇报以劳养武工作,以求得创办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去年11月份,原地委书记李风扬亲自主持召开了地区武委会,专题研究以劳养武工作,制定出了两项优惠政策:一是从1995年开始,地区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扶持贫困县、乡兴办以劳养武经济实体;二是对人武系统新创办的以劳养武项目实行免税三年。分区党委在抓以劳养武的工作中,实施了两步走的办法:一是对经济基础好的靖边、定边、神木、府谷、榆林等县(市)人武部和所属的乡镇武装部进行宏观指导。先后帮助榆林、神木新办煤矿2个,帮助靖边、定边开发油井5口,帮助横山、靖边创办水泥制品厂2个。二是对经济基础差的佳县、清涧、吴堡、子洲等县的县、乡武装部实行经费政策倾斜,优先发放贴息款。分区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到这些县实地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考查论证新上的项目。军分区拿出10万元,进行重点扶持,先后帮助佳县人武部办起了“小杂粮天然保健食品厂”,清涧县办起了“两堂一所”(洗澡堂、食堂、招待所),子洲办起了杂粮收购门市、汽车修理厂,榆林市补浪河乡“治沙英雄女民兵连”办起了养鸡厂和百货门市部等经济实体15个。神木、靖边人武部紧紧围绕煤、油开发,帮助基层武装部兴办与之配套的服务行业和各种合法的有偿服务活动。定边、横山人武部还给每个基层武装部落实了“50亩以劳养武田”,种植经济作物。横山人武部在发展以劳养武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先后办起了幼儿园、水泥预制品厂,年创收20多万元。黄河沿岸的佳县、清涧、吴堡人武部组织民兵开发承包荒山,种植枣树果树和黄河护岸经济林,既收到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

榆林军分区在抓基层的以劳养武中,注重实效,不图虚名,实打实地办实体388个,纯收入464万元,直接用于民兵工作和基层全面建设的经费达184万元,减轻了群众和地方的负担,促进了老区经济的发展。

(原载于《中国民兵》199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