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慈善与文化的重要所在

孩子,慈善与文化的重要所在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是希望的所在犹太人有一句极为睿智的格言:人类有三个朋友:小孩、财富、善行。对于以“文化”立“族”的犹太人来说,善行及其背后的价值与信仰,是民族最高意义的存在,无此,即无犹太民族。从这样一种“孩子神圣”观念出发,犹太人的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的王国”。犹太人认为,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慈善的行为,把一颗善心种植在孩子的心上。

孩子,慈善与文化的重要所在

孩子是希望的所在

犹太人有一句极为睿智的格言:人类有三个朋友:小孩、财富、善行。

这里的人类当然应当理解为犹太民族。因为任何人的全称命题其实都是他的特称命题的转型。所以,这句格言告诉我们的是犹太民族的三个根本关注点:

小孩是民族的肉体存在,善行是民族的精神存在,财富是民族的现实存在。

对于以“文化”立“族”的犹太人来说,善行及其背后的价值与信仰,是民族最高意义的存在,无此,即无犹太民族。但是,这种精神存在要成为每一历史时刻的现实存在而不沦为历史遗迹,必须与民族的肉体存在同在。而财富不仅代表着维系犹太民族精神存在和肉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还是犹太民族的肉体存在借以证明其精神存在之不朽的根本证据。所以,最终说来,犹太民族的这三种存在是在孩子身上实现“三位一体”的。

从这层意义上,我们不难明白,犹太人何以会对孩子具有这样一种带有崇高感、神圣感的情感

犹太人的一则典故是这样说的:

当初,上帝要把“十诫”授予犹太民族时,曾要求犹太人作出保证,他们必能守护律法。

于是,犹太人首先以最早的伟大祖先,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名字起誓,一定守护十诫。

然而,上帝认为不够。

犹太人又以他们日后所能获得的一切财富起誓。

上帝还是认为不够。

犹太人又以所有犹太人所生的哲人的名字起誓。

上帝仍嫌不够。

最后,犹太人说,一定会把“十诫”传给孩子,并以孩子起誓。

这时,上帝终于说道:“好!”

这样的寓言只有一个长时期在血与火的急流中跋涉而随时会遇到灭顶之灾的民族才构思得出来。只有当一个民族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和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时,才会给孩子带上这样一轮光环,使孩子几近于神圣。(www.xing528.com)

从这样一种“孩子神圣”观念出发,犹太人的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的王国”。

当孩子还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就已受到全家的特殊照顾。犹太人有一条规矩,孕妇应当享受特殊待遇,必须让她吃得好。在贫穷人家,甚至宁可大家挨饿,也不能让孕妇饿着。

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用塔木德的话来说,“一岁是国王:大家集合起来,像服侍国王一样哄他,取悦他。”甚至还有这样的话:“有了孩子,人就会愚蠢。”

以前曾有人写了一个遗嘱,上面明确说明“全部财产都留给我的儿子,但要是他不是真正的愚蠢,就不得继承遗产”。

拉比知道这件事后,便跑来问他:“你写的什么遗嘱呀?简直毫无道理。孩子不愚蠢就不给他遗产,究竟是什么道理?”

当时,那个人正好嘴里衔着一根空心的苇秆,他就一边吹出怪声音,一边在床上爬行。

原来他的意思是,当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并且开始装怪样子来哄孩子时,就可将财产给他继承了。

没有孩子或者有了孩子但对孩子缺乏“神圣感”就不得继承遗产,这是何等“怪模怪样”的规矩!是不是犹太人一涉及孩子的问题,马上什么都“怪模怪样”了起来?

当年卡尔·马克思也以给子女当马骑,趴在地上满屋子转而“闻名”于他的众多朋友。伟人做的这种傻事看来正是犹太人所谓的“愚蠢”吧。

不过,犹太父亲给孩子们当马骑只能算是“业余爱好”,其专业职责是“教师”。他们往往采取一种很特殊的教学方式,就是多同孩子交谈,讨论问题,有时还故意同他们胡搅蛮缠。这种风格的教育风行于犹太人的各个阶层,而且其中的话题还多以《托拉》、《塔木德》等经书上的问题为取向,从而在培育孩子思考和论说能力的同时,培育出了一颗犹太心灵

这种培育犹太心灵过程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慈善之举。

在塔木德时代,犹太人家庭在安息日前夕,做母亲的一定会点上蜡烛,父亲则把手放在孩子们的头上,念诵祝福词。犹太人家里都有一些设置捐款的小箱子。在点蜡烛之前,孩子把父母给他的硬币,投入小箱子内,作为捐献。

到安息日的下午,穷人们会来到富裕人家门前请求施舍,这时,不是由富人家的父母直接把钱交给穷人,而一定由孩子把小箱子里的钱拿出来送给穷人。

犹太人认为,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慈善的行为,把一颗善心种植在孩子的心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孩子的善心,收获的是民族的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