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致力服务效能的提升:台湾农村社区组织营造经验

致力服务效能的提升:台湾农村社区组织营造经验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国台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与营造实践中可以看到,各种组织构成了重要的推动力量。台湾地区行政性力量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依托当地资源进行特色品牌营造,社区发展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以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健全和服务效能的提升,对社区内其他相关组织或团体进行基于优势和劣势的综合分析,重新整合社区内各种组织资源,促进组织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致力服务效能的提升:台湾农村社区组织营造经验

在各种新的社会转型现实情境和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思潮下,推动社会治理理论转型成为社区治理或社区营造的重要理论背景,对组织之间合作治理、多元组织主体、权力扁平化、民众参与等理念和途径的倡导也成为社区营造的核心表征。从我国台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与营造实践中可以看到,各种组织构成了重要的推动力量。台湾地区行政性力量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依托当地资源进行特色品牌营造,社区发展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4]组织营造指的是对贫困社区进行组织化建设或再组织建设(对原有组织进行重新整合、再造),培育社区自组织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组织建设和组织活动。组织营造是社区营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旦贫困社区的组织化工作建立并自行运转,其便可以实现在专业社会工作者退场后继续为增进社区福祉、促进社区发展而发挥效能。

如果观察当前贫困社区的现状,可以发现,部分社区组织结构较为单一,通常只局限于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呈现出从基层管理者到被管理者的单向治理模式,这也直接导致基层事务繁重,因为任何事务都是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居民与政府等基层治理部门之间缺少“中介性”通道,组织平台缺失,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十分有限,基层治理部门与居民之间几乎处于“隔断”状态,无法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社会利益通达机制的阻塞,造成的后果是政治性的,公共组织的内聚力弱,其获得社会认同的中心地位难以建立起来,因为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缺少关系。[15]因而,社区的组织化水平实际上意味着社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相应的人员来对接、协调和回应民众的诉求。于是,当贫困社区组织化水平提升后,社区治理的秩序性将更强,社区的公共事务处置方面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另外,对贫困社区进行组织营造还有助于发现社区中的能人、贤人,培养社区领袖,更大范围地动员社区内部及其相关的人员和资源,使社区营造的渠道更畅通。(www.xing528.com)

对贫困社区进行组织营造可以从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构建等方面加以考虑。第一,重建和改良社区组织架构和组织资源分配。社会工作者以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健全和服务效能的提升,对社区内其他相关组织或团体进行基于优势和劣势的综合分析,重新整合社区内各种组织资源,促进组织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16]第二,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招募热衷社区公共事务的人士,对骨干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招募社区活动积极分子,引导这些人士组成参与社区营造宣传和执行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充规模,提升质量。第三,着手组织的制度构建。建立组织运行的相关章程,注意推动社区民众沟通协商机制的建立,制定较为明确的讨论会制度、激励措施,切忌生成形式化、空洞的规范,要让制度中的每一条规范落到实处。社区进行组织化或再组织化之后,居民以活动为载体,在社会工作者等支持者的引导下,共同进行社区内的刊物设计、学习小组的组建、开展社区资源调查、组织与其他社区的交流互访、运营跳蚤市场、推行老幼服务、组织社区清洁等,引领组织向有目标、有愿景、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