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营造活动的形式与实质之间的挑战

社区营造活动的形式与实质之间的挑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由于“选择性服务”大大降低了社区营造的操作难度,在同等条件下活动产出具备显著优势便可想而知,但是热热闹闹的活动本身的质量则有待商榷。[23]因此,轰轰烈烈的社区营造最终也可能收效甚微,当形式的丰富与实质的空洞之间形成巨大反差时,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区营造工作者的专业性或劳动成果也可能面临被多方质疑的风险。

社区营造活动的形式与实质之间的挑战

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区营造的形式往往非常丰富,表现在诸如主题、对象、设施、活动形式、宣传和文案等方面。具体而言,由于社区营造是对社区中人、文化和社会的全方位经营和创造,那么社区营造行动的主题必然是多元的,同时涉及个体、人际和社区等各个层次,包括教育、文化、健康、政策传递等多个方面;社区营造活动中面向的对象也覆盖了老年人、青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多个群体;同时对社区中的硬件(空间、组织)和软件(文化、社会)进行改造,推动其形成新面貌;活动形式上囊括了大型社区活动、团体活动及个案治疗或辅导等;在宣传方面社会工作者会动用平面宣传、新闻媒体和微媒体等方式同步向外界宣传以扩大机构或项目的影响力;文案方面通常要求积累大量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活动记录,这些记录一方面作为社区的“台账”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机构或项目主持方的备案和后续宣传资料。如此看来,从事社区营造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着实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然而,透过纷繁复杂的社区营造形式,我们却发现社区营造服务可能出现的实质上的空洞。第一,社区营造服务的碎片化。虽然活动涉及各个层次、不同人群、多样化议题和复杂的承载形式,但若从整体的角度来反观一些社区营造实践,却不难发现其过程中活动的碎片化,众多活动之间极度缺乏逻辑性,活动设计的背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性缘由,导致整场社区营造沦为活动的堆积和拼凑。第二,社区营造中的“选择性服务”现象。受到市场化过程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有时也会过分看重服务的市场效益,从而导致在实务操作中选择容易接触的人群作为服务对象、选择实施难度较小的服务项目及将特定问题强加于服务对象从而导致服务对象“被服务”等服务异化现象。[22]由于“选择性服务”大大降低了社区营造的操作难度,在同等条件下活动产出具备显著优势便可想而知,但是热热闹闹的活动本身的质量则有待商榷。第三,社区营造中的“展示性服务”现象。为了彰显专业性和“存在感”,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将服务活动展示给政府、社会等,笔者认为在做出干预行动的基础上适当展示无可厚非,但有些社区营造却全然化为展示性的“活动秀”,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第四,社区营造中的“指标化”。在当前的社会福利服务传递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进入贫困地区施行反贫困社会工作通常是在政府购买服务下进行项目制运作,为了保证政府资金等资源的利用率,社会工作反贫困项目同样要接受评估(一般是由第三方评估组织进行评估)。在评估指标已知的情况下,一些社会工作项目实施人员将评估指标“奉为圭臬”,直接用诸多僵硬的指标来“比对”日常工作实践,导致服务随之僵化而缺乏内在活力,同时也使为贫困群体服务的核心要旨受到损害,比如对服务记录文本的重视程度极高,伪造、赶制文本以应付评估的做法在此模式下常有发生。(www.xing528.com)

此外,还有学者言辞犀利地指出当前社区营造实践中暴露的“有名无实”窘境:一是政绩考察下的官样规划,二是营造模式下的居民边缘化,三是经济驱动下的重复建设,四是市场旋涡下的产业内卷化,五是罔顾事实、“再造神话”。[23]因此,轰轰烈烈的社区营造最终也可能收效甚微,当形式的丰富与实质的空洞之间形成巨大反差时,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区营造工作者的专业性或劳动成果也可能面临被多方质疑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