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理念和物本”偏差的反贫困工作实践

人本”理念和物本”偏差的反贫困工作实践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提升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因而反贫困社会工作社区营造更是一项“人本”的工作。在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依然会发现一些体现“人本”与“物本”偏差的现象。否则,一旦跌入“物本”理念主导下的实践,后果对实践本身及其参与主体都将是消极的。

人本”理念和物本”偏差的反贫困工作实践

尽管贫困最直观的反映在于经济状况的弱势和社会地位的低下,脱贫工作中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理应成为工作重点之一,即“物本”理念有其客观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与此同时,提升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因而反贫困社会工作社区营造更是一项“人本”的工作。在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依然会发现一些体现“人本”与“物本”偏差的现象。

第一,社区营造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处理欠平衡。如前文所述,社区营造中从硬件入手的策略(如空间营造、组织营造)和着眼于软件更新的策略(如文化营造、关系营造和观念营造)并非割裂进行,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但实践工作中总是会出现重视硬件设施轻视软件更新,或片面营造软件环境而忽视硬件重要性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构建完整的、具有实效的反贫困社区营造。第二,外在资源动员与内在力量激发的偏差。社区营造需要动员市场、政府、社会组织等大量外在资源,也需要激发贫困社区中居民的内在改变动力,但现实中有些营造项目往往将外在资源的动员作为第一要务,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是社会工作机构生存和扩张,而背离了反贫困工作的初衷。第三,对政府、专家的重视与对居民的“忽视”。对社会工作机构而言,政府的支持意味着资源的供给,专家的支持意味着专业话语的强化,于是很多反贫困社会工作者热衷围绕政府和专家系统进行宣传和游说,而忽视贫困与脱贫的真正主体——社区居民。第四,参与社区营造的组织主体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反贫困社会工作中的社区营造和社区增权一样,通常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治理,涉及来自体制内外的各个主体,各个组织从事的领域有所差异,但都立足于为反贫困工作做出贡献,然而现实中却经常出现为了争夺服务对象资源(如争抢儿童或青少年服务对象)、争夺体制资源、争夺专业话语权等而表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导致多主体合作平等关系的失衡,服务生态恶化,不利于工作效果的达成。第五,评估倾向于可见指标而悬置不可见指标。评估是用来对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生成的因果关联进行预测,从而更好地增进服务质量和改进服务过程,其试图将实践产生的结果可视化、操作化。[24]理论上讲,对任何社会服务的评估都不应该是平面化的,而应该是立体的,既涉及可见指标也涉及不可见指标。然而实践中的悖论在于,可见指标往往是可操作化、可观察测量的,不可见指标尽管十分重要且更关键,但却是难以或不可操作甚至不可直接测量的,于是为了显示评估的专业性和结果呈现的清晰性,对社区营造的评估也常常悬置那些不可见的指标而只聚焦于可见指标,从这点来说,评估已经偏离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初始愿景。(www.xing528.com)

总之,反贫困社会工作中的社区营造始终应该保持“人本”理念并贯彻于实践行动,以贫困群体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深入民众真正关切的问题,扎根社区,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否则,一旦跌入“物本”理念主导下的实践,后果对实践本身及其参与主体都将是消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