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分制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效用

积分制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效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分制在企业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积分制管理的效用。管理者评分权限一般按照级别行使:标准为5~30分,不超过100分;企业老总开始的奖扣分为300分,随着积分制管理的完善,可以逐渐增加到20~10 000分。前文提到过,积分制管理可以在不变动公司任何原来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灵活运用。

积分制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效用

积分制在企业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积分制管理的效用。以下是积分制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积分分为能力分与表现分两大部分。表现分又分为做事分与做人分。其中,能力分与做事分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列举规定下来的制度分,是固定的,即奖分与扣分是按照标准执行的。而做人分则是中层管理者根据员工的表现及时奖分与扣分,当然是按照权限标准执行的。其中,奖分与扣分可能多也可能少,关键要看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事情的轻重等,那么,会有人怀疑“积分制的公平性”。其实,很正常,因为这是人性使然,这也是人性的满足,管理者权力的体现。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如果我们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相信上级领导不可能每次都偏袒对方。另外,就是大家都在同样的环境下“玩游戏”,大致是一样的竞争条件,因此,员工怀疑积分制有失公平性,是完全错误的心理。其实,企业做积分制管理,真正的目的是全面提升个体能力和生活品质,让优秀的人不吃亏,让“吃亏是福”变成现实,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同时,快乐地积分。

(2)企业在导入积分制管理时,要考虑及照顾老员工的心情。因为老员工在企业时间久,工龄长,资格老,所以,在启动给基础分时,要多计入老员工一些原始分,作为“纪念品”。这样,老员工一旦排名靠后,没有拿到奖品,或者少拿到节日福利,相信也没有任何意见。

根据能力的不同,建议每一个人基础分为2 000~5 000分,老员工每月的工龄分建议为100~300分。

(3)企业需要的不是积分,而是通过积分排名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励员工创造价值。所以,企业平时宣导时,要正确引导员工重视积分但又不能不过于计较积分。如果因为积分吵架、打架、恶意中伤等,则奖分取消,扣分加倍。当然,为了避免争议,笔者建议:董事长、股东,可以不参加积分考核;管理人员可以不参加抽奖活动。

(4)新员工进入公司,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参加积分制管理,前期三个月扣分可以不计入档案。同时,如果老员工积分已经为零或者负分,按照原则,该员工是被淘汰的对象,但是,该员工又不想离职,公司可以给予一次重新申请归零的机会,即从零开始积分(每一年只有一次)。

(5)员工参与积分制管理,就等同于为自己开设了一个“积分银行账户”,终身不清零、不作废。企业会根据员工的表现往账户上加分(包括减分):月度业绩目标达成奖励多少积分,反之,扣多少分;客户表扬奖励多少分,反之,遭到投诉扣多少分……这些积分累计排名,与奖金挂钩。当然,所有员工的积分每日、每周、每月以及每年都处于一种动态之中,随时会发生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每一个人主动完成工作与表现优异。

另外,员工的积分在积分软件上(可以安装到手机的APP软件)随时可以查到:累计分数、排名次序、审批情况等。如果发现有些误差,可以找审批人核实,如果有误,可以更改。(www.xing528.com)

(6)企业导入积分制管理体系,一定要建立合理的流程与标准,依靠专业团队统一落实,争取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而且,高层领导(包括老板)经常要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①忠诚于公司,在给员工积分时,必须严谨、公开、公正、公平,按照标准执行。

②尊重员工,敬畏制度,满足人性,激发员工的潜能。

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辅助员工达成目标,而不是只单独做一个评分员。如果发现某管理者经常评分不公平,或者过于徇私舞弊,将取消其评分资格。

管理者评分权限一般按照级别行使:标准为5~30分,不超过100分;企业老总开始的奖扣分为300分,随着积分制管理的完善,可以逐渐增加到20~10 000分。

(7)积分不直接与金钱挂钩,只与福利、奖金等挂钩;不要在少数人中使用,而是要普及到每个员工。积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排名: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等,排名标准可以因地制宜。例如:部门积分排名、团队积分排名、月度积分排名、年度积分排名等。

(8)前文提到过,积分制管理可以在不变动公司任何原来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意思是说,积分制的实行,离不开其他管理体系的支撑:战略规划的制定、产品规划与生产、组织架构建设、薪酬设计等。再例如说:如果不给员工发基本工资,或者经常拖延发工资的时间,哪能谈得上执行积分制管理呢?

(9)积分制体系的建设、落实执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犹如其他组织管理系统一样:前期试行,中期推行,后期执行。切勿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逐一落实每一个细节:加强培训,建立执行委员会,前期少项目与核心项目参加积分,逐步增加积分项目等。总之,积分制管理体系,越久越好用,越久企业执行文化就越会形成惯性,从而将积分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