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格的连续调整如何应对?

价格的连续调整如何应对?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价格变动可以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来展开。具体到价格变动上,问题就是:假如你不同意价格将会逐步调整的观点,那么,设若你是当事人,你将如何来做,从而可以避免使价格逐步调整呢?其中,当事人的产量决定虽然与当期价格是错位的,但是,由于存在学习效应,错位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产量与价格的完全匹配(均衡)。“技术分析”系指仅仅根据商品交易所产生的数量型数据来预测价格走势的分析家派别。

价格的连续调整如何应对?

价格变动可以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来展开。如果我们从更为广泛的物理因素以及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似乎是很容易理解的。物理因素(作为主流分析框架中的“外生变量”)的变化导致价格的变动,这一变化的持续导致价格变动的持续,这一变化的强化和扩大导致价格变化的强化与扩大,这一变化的终结则导致价格变动的终结。这就好比一阵风刮过湖面,逐次地掀起涟漪或波浪,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最终归于消失。例如,电子文档与互联网的出现对于报纸构成了威胁,这一点在新技术革命的较早时期就已经被确定无疑地预测到了;可是,这并没有致使报业在一瞬间衰落。此后,报业仍然延续着既有的繁荣态势,它甚至随着整体经济的繁荣而一度变得更加繁荣。在此期间,互联网继续普及,移动网络与移动终端日益流行。如此日积月累,最终才导致报业一去不复返地衰落了。据笔者观察,如果从互联网的出现算起,这一过程至少持续了十年以上的时间。

一个确定不移的过程竟然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才能化为现实,这难道不令人惊讶吗?主流学者通常宁愿把这个过程理解为物理性的(例如互联网的建设与移动终端的制造都需要时间)。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也是信息与思想的产生、发展、传播与互动的过程。只有把思维过程与物理过程结合起来,把信息、思想等都视为与物理性对象相类似的存在物,由此产生的解释才会是比较完善的。像“电子出版将会取代大部分纸质出版”之类的意见并不会有多少人直接去质疑,而问题在于,数亿数十亿的芸芸众生们要能够关注到这样一件事,并且逐渐相信其他人也会持有相同的意见。还要对相关的物理进程进行估计。由于涉及的事项庞杂繁多,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貌似简单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算法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大量的意见分歧需要协调,同样也必定会有大量的失败(例如,可能有人曾经过早地看空纸质媒体,结果导致了损失)发生过。

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经济学者们必定可以提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精致而又生动有趣的模型,来展示价格的连续性变化(但这显然还不能成为本书的主要任务)。鉴于人的个性与成长阶段的高度差异性,可以说,凡是我们在脑子里能够想到的情形,或多或少也就都有可能是现实的,是正在或曾经发生过的。主流经济学者把这些现实的经济过程主要视作一些假想的逻辑过程,而不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这是不正确的。犯这个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主流学者们未能把思想活动实体化。倘若把思想放在具有能力、速度、能量等方面约束的环境之中,那些貌似“不够理性”的真实的“思想现象”也就大都变得相当明智了。实际上,只要理论模型主要立足于真实世界来进行构造,经济学者们往往也就如同当事人一样,很容易就“最优解”达成比较一致的(尽管可能不是唯一的)意见。那些钻牛角尖的所谓“理论上存在的选项”往往也就很容易被排除掉,这就增加了我们对于现实的敬畏感。这意味着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这是科学工作者起码应当达到的境界。反之,一切在现实面前的倨傲态度都首先要过这样一关,这就是:假如你是当事人,你将如何来做?你一定会比当事人做得更好吗?具体到价格变动上,问题就是:假如你不同意价格将会逐步调整的观点,那么,设若你是当事人,你将如何来做,从而可以避免使价格逐步调整呢?设若你是旁观者,你又将如何来说服当事人,让他相信价格将不会逐步波动、并且按照你的说辞来行动呢?

我们说“主流学者所假设的逻辑过程往往意味着现实的社会过程”的例子之一,就是上述“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动态均衡模型”(蛛网模型,参见图表16[9])。这是常见于主流文献的例子。其中,当事人的产量决定虽然与当期价格是错位的,但是,由于存在学习效应,错位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产量与价格的完全匹配(均衡)。

图表16:蛛网模型

在第1 期,农产品需求在M0,供给却在q0,结果价格成交在p0。第2 期,供给扩张到与p0相匹配的N1,致使价格跌到p1,需求才扩大到M1。第3 期,供给只好缩小到与p1相匹配的N2,……以此类推,逐步向均衡点靠拢。(www.xing528.com)

蛛网模型中存在着丰富的算法元素。时间是在场的,生产决策必须根据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不是当前价格)来做出。然而,人们在预期未来的价格时,又不得不以当前的(或者最近期的)价格作为主要的参考因素,这就导致了产量与价格的错位。这种错位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对于工业品而言,由于产出与交易在时间上都是连续进行的,这种错位的幅度必然较小,其后的学习与调整过程也就必然不甚显著。农产品的特点是它的产出具有显著的间歇性,这就把问题放大了,就容易让人误以为,这种效应是农产品市场所独有的。另一方面,这个明显脱胎于实际观察的模型,让习惯于把实际的收敛过程仅仅理解为大脑中的思维过程的新古典学者们也感到难以反驳,他们无法令人信服(同时也让自己信服)地说明这个收敛过程为什么不可以只发生在大脑中,为什么“最大化”对它束手无策。于是,也就承认这是可以实际发生的事件,并且只好(作为特例)听任它位列于主流文献之中了。各种各样的非主流学说大都是以这种方式而在经济文献中谋得一席之地的。

这是一个形象的例子,可以用来说明我们的如下观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的积极意义,就是它着重于描述和分析正面的经济过程,尤其是那些倾向于收敛到某个稳定状态的过程。某个新信息刚开始只为少数人所知,后来发展到普遍知晓;人们之间刚开始未曾很好地交流,后来发展到充分的交流,甚至达成了意见一致(当意见处于稳定的不一致状态时,谓之“纳什均衡”)。正因为存在这个确定的终点,主流学者们于是忽视了到达这个终点的过程;进而,他们误以为所有的社会过程都是收敛性的;即使发散过程被观察到,他们也误以为这都是收敛过程的序幕。

在以上例子中,还存在着一个一经说出就堪称惊人的观点,这就是: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中,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同样都有用;甚至可以说,技术分析处于优先地位。“技术分析”系指仅仅根据商品交易所产生的数量型数据(价格、交易量等)来预测价格走势的分析家派别。这一派别向来不在“经济学的殿堂”中占有地位,因为经济学家们认为他们都是胡说八道。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是“基本分析”,即不根据历史交易数据本身,而是根据交易数据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力量或因素(诸如供给、需求等)的运动变化情况来预测价格的走势。

当我们说主流学者们实际上在支持技术分析派(或者不得不接受技术分析派)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断然否认,因为主流理论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各期的价格都是独立决定的,而决定各期价格的那些初始因素都是“外生的”。在此情况下,价格变动如何会具有连续性呢?过去的价格走势中如何可以隐含对未来走势的预言呢?然而,虽然哈耶克先生已经仙逝,我们仍然可以叩问那些自以为吸收了哈耶克价格理论的主流学者们:假如价格信息(实则为历史价格信息)中不含有关于未来行情的预示,价格体系如何可以用来指导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呢?主流经济学的核心部分难道不就是废纸一张吗?当然,你可以说价格(或者对方的报价)主要只是在瓦尔拉的拍卖厅(而不是其他地方)中发挥着作用,不过,这种说法无异于承认,价格体系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与条件下发挥作用,它绝不是经济活动的唯一向导

当事人究竟是该盯着价格走势图进行决策,还是还要盯着价格体系以外的其他情况?这个问题显然也有必要提升到“核心经济问题”的层面上来进行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