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预测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预测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但由于农村居民点点多面广、比较分散,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城镇体系现状特征、演变过程,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四是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用地规模、人口发展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预测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安排和部署,广义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区际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内经济发展规划。区际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是解决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的发展规划。区内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而进行的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则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特点

1.目的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的性宅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前瞻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突出规划的超前性,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3.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广泛,对区域内各组成要素、各系统进行全面的考虑。对社会经济各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在综合各行业、各部门专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做出统一决策。二是规划的思维方法要着重全面权衡利弊,综合评价与分析论证,强调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的不足。三是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区域空间布局方案不是唯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的决策要在多方面、多日标、多方案的综合比较中遴选出来。

4.战略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战略性的规划,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间的跨度长、关注的问题大、指标的弹性大、规划实施的影响深远,从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战略性的经济发展规划。

(1)规划时间的跨度长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跨度较长,通常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在20年以上,有的甚至可达30年或更长时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期限较长,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有明显的超前性,而且又要有近期的区域建设重点项目规划,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既能指导近期的国民经济建设,又能引领区域经济的长远性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关注的问题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总是从宏观着想,从长远着眼,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应是宏观性、全局性、关键性的区域重大建设项目。

(3)规划指标的弹性大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长远性的规划,而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往往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很难准确预测未来,所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目标、布局、结构与上地利用安排只能勾勒出大体的发展轮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不需要是一个定值,可以有一定的幅度,具有较大的弹性。

(4)规划实施的影响深远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经济各方产生深远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制订时,既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又要兼顾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利益;既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又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以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5.地域性(www.xing528.com)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地域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具有地方特色,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环境、原有基础千差万别,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地域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保持完整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范围。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方面加以考虑,同时也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内各个辖区进行全面考虑,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区域空间上的完整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是描绘区域发展的远景蓝图,内容庞杂,涉及面广,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不可能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布局规划、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政策七个方面。

1.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也有空间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人口控制指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基本措施或对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重点。

2.布局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是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布局生产力、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系统地调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特点、地区分布状况。并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生产发展条件,揭示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部门和区域。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结合地域分工状况和产业链条关系,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土地利用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在工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规划中统一研究,统筹安排。

3.体系规划

体系主要包括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但由于农村居民点点多面广、比较分散,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城镇体系现状特征、演变过程,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拟定区域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二是确定规划区的城镇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三是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理分工。四是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用地规模、人口发展规模。五是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中心城镇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六是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和地区,以及重点城镇建设规划建议。七是提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4.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同步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指为生产力系统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邮电通信、交通运输、供水、排水、供热、供气、供电、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指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也叫作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文化体育教育医疗金融、商业、贸易、园林、旅游、绿化等设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各种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规模、等级、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5.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长力的重要保证。要求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安排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优化组合。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调查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为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包括三种要素:枢纽、联线和片区。枢纽起定位作用;联线既是联结(如枢纽之点的联结),又是地域划分(如片区的划分)的构成要素;片区则是各类型功能区的用地区划(如经济开发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区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二是土地质量评价;三是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四是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园林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五是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6.可持续

可持续是指规划区域应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谋求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并提高生活质量,使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7.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发展政策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二是影响地区投资和区域人民收入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以用来调整区域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