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全面概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全面概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特征,有助于增强对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因此,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全面概览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生而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对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协助宏观经济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管理系统,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引导和协调区域内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和有监督的行为过程。在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是谁来管理、为谁管、为什么管、如何管等问题,也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目标、管理手段问题。从各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情况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为其主体是区域政府或者是由政府参与、授权的组织,对一个开发区而言,则多为政府授权的专门委员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力求通过区域资源最优配置来取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12)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是依据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来进行的。因此,具有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类似的特征,也可以说,它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特征的延续和具体化。主要有:

1.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统一。区域不同于单个的经济单位,无论区域大小,都是由多个经济单元构成的,同时区域内还存在着各种资源、产业、行业或部门的关联性以及区域之间的纵横联系。这就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不可能是单一的,必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同时,区域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如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监管等共同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特征,有助于增强对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2.规划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要求规划性与独立性相统一。一方面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也就是对区域内各经济单元的空间位置、相互发展关系、未来区域发展方向等有一系列整体计划,以减少单个经济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突出区域经济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是由于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每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管理活动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必须有相对独立性,这是由区域本身的差异性和利益的独立性所决定的。

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要求灵活性与动态性相统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如果比宏观经济管理的灵活性更强,在信息传播、协调和监督上就更为有利。同时它比单个经济单元的覆盖面更广,有利于完成多个行业、部门、企业的纵横联系。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区域经济发展本身及其所依赖的环境也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也要采取动态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3)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是从区域经济全局利益出发,在中观层次上调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尤其是那些地域辽阔的国家,每个区域的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政策、措施往往要涉及全国,难以对每个区域的特征、优势、发展阶段进行准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就可以直接作用于各区域,通过协助宏观经济管理,加强区域经济管理的协调,实现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2.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把提高区域竞争力视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民族文化、制度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创造出来的,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区域竞争力。也就是说,它是对区域间经济条件和实力进行比较,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提高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因此,要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管理作用。

3.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变量的问题,而且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需求。这里既有物质形态要素的投入,更需要非物质形态的投入,后者包含政策、管理、科技、信息乃至积极性等的复杂投入,实现这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4)

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主要包括区域资源管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区域金融活动管理、区域财政管理、区域投资管理、区域城市管理等。

1.区域自然资源管理

区域自然资源管理主要在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矿物、水、气候和生物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导致区域所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在世界上,愈是贫穷的国家和区域,其区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就愈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压力就愈大。因此,在不发达区域内,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尤其重要。主要管理措施有:一是要把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二是要对自然资源采用经济管理手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经济核算,采取有偿使用制度。三是推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大力提倡无害环境生产。四是要对区域自然资源实施严格的法制管理,包括扩大法制的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强有力的执法系统等。

2.区域人力资源管理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区域管理主体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智力开发职业教育和使用等活动进行管理。在我国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力资源数量多而质量低。二是区域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滞后。特别是人才管理体制中存在职能交叉重叠、评价标准不规范、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等问题。三是区域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和失衡。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中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而且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任务。

3.区域金融活动管理(www.xing528.com)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区域内部所有经济活动都是通过金融活动来实现的。区域经济活动的资金融通和流动都离不开金融活动,经济主体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出售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部门进行交易。区域金融活动的活跃程度及其运行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中国香港为例,尽管这些区域内自然资源缺乏,但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在现代区域经济中尽显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通过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管理,能促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15)

4.区域财政管理

财政学角度上看,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与有关方面发生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一般由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所组成,作为区域财政一般有独立的收支,享有编制预算和决算的权利。区域财政体系的构成在各个国家各不相同,美国是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指县、市、镇等)三级财政构成的综合体,各自有相对独立的预算。其中,联邦预算的主要收入是税收,最大支出是社会福利项目、国防等;州预算的主要收入是税收,尤其是销售税,主要支出是对地方财政的拨款和教育;地方政府预算的主要收入来自财产税和州政府的拨款,主要用于地方的公共服务项目。法国的财政预算也分中央、省、市三级。国家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包括省和市镇预算)构成。法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是一种集权型体制,地方财政权限较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平衡地区间差异的作用。由于各国财政体制不同,财政管理制度也不同,对于一定的区域而言,充分利用财政收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财政管理的主要目标。从区域内部看,财政收入既是维持区域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又是进行区域投资及平衡区域内部差异的主要资金来源。区域政府的财政管理手段主要包括预算政策、税收调节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可以适时、积极地引导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5.区域投资管理

投资学角度上看,区域投资管理就是为了获得最大投资效益而对区域投资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调控的过程。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会引起生产扩张,促使经济的总供给能力提高。二是投资资金投向和投资量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新产业的投入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扶持基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重要作用。区域投资的主体主要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部分构成。政府投资可以是中央政府的投资,也可以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区域投资资金的筹措主要通过直接投资、金融借贷、发行股票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对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6.区域城市管理

城市经济学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由多个部分构成,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要考虑社会的、经济的、生活的等各种问题。区域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组织和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鼓励区域内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各项活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城市管理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综合管理型。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的全权管理。二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市政管理,主要特点是私人拥有大量生产资料,私有产业的生产经营均由投资者管理。城市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进行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对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市的管理是上述两种管理模式的综合。城市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规划、建设、公用事业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构成。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区域城市管理,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服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下,实现城市专业化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管理服务。 (16)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管理的系统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由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具有很大差异,在管理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就显得更为复杂,在某些区域成功的管理模式未必适用于其他区域。因此,在具体区域的管理中一定要详细研究区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要求,采取科学态度创新动态管理机制,这对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对特定地区内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五个特征,即全局性、客观性、长远性、系统性、稳定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按战略目标分为增长战略、非传统战略、非工业化战略等三大类;二是按战略方向可分为外向型战略、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战略等三大类。

区域经济战略方针是发展战略的“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时序、战略阶段和战略措施的依据。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指战略主体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试图达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是未来发展预期达到的总要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根本保证,必须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否则,就会成为脱离实际的口号,甚至还会贻误区域发展时机。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它可以是区域必须发扬的长处,也可以是区域发展要解决的“瓶颈”问题,还可以是关键的部门、组织、要素或某一关键地区、关键环节。选择战略重点的原则有:实行多元化、实施战略目标、坚持扬长补短、重视关联效应等。选择战略重点产业的条件是:以丰富资源为基础;市场前景看好;规模大、效益好;关联度高。

区域经济战略步骤,是从时间上来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般为10年以上。在确定了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后,必须分步实施。一般的战略都把实施目标的时限划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总体目标的分解,每个阶段性目标又相互衔接,通过逐个完成分阶段目标来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系统性、超前性、导向性、可行性。这些原则是制定任何一项发展战略都必须遵守的,如果违背其中任何一个原则,都有可能出现重大失误,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失去应有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行为过程,在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思考谁来管理、为谁管理、为什么管、如何管理等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主要包括区域资源管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区域金融活动管理、区域财政管理、区域投资管理、区域城市管理等。它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二是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三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增长战略 非传统战略 非工业化战略 外向型战略 内向型战略 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战略 战略方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

┃复习思考题┃

1.怎样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