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结构布局目标:产业发展和环境风险的评价方法与体系

城市结构布局目标:产业发展和环境风险的评价方法与体系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重型机械厂的搬迁给优化城北片区的整体城市结构提供了契机,地方政府放弃了一般老工业用地开发为住宅区的常见套路,选择在此建设一个城市副中心,这一举措对提升区域价值、优化城市结构的作用显而易见。

城市结构布局目标:产业发展和环境风险的评价方法与体系

空间作为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经典经济学理论研究一直试图将空间结合进经济学的范畴,但是,把空间当做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方法论,从而结合空间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迄今仍未有重大突破,正如埃德加·胡佛(Edgar Malone Hoo-ver)所说的:“直到不久以前,传统经济学家们仍视而不见‘何地’问题,他们陷于一大堆问题之中,却未能提供任何涉及空间因素的分析。”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对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缺失,即研究领域涉及大量的经济学分析,却忽视了空间问题。

而当前关于城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大量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集中于制度转型,企业改制,产权明晰,金融支持等领域,在城市和建筑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缺失宏观经济与微观环境之间的环节,也即如何能将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达到空间结构的最优,尤其是在老工业基地集中度高、空间范围大的城市,大面积的工业基地短期内的集中更新,势必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产生很大的冲击,如果不从整体城市结构布局优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将会给未来的城市发展埋下隐患。

城市结构布局优化目标构建的实质是,在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旧城更新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以成片的老工业区更新为契机,结合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城市中心职能,优化城市道路构架,使相对独立、隔离的工业板块融入城区,成为城市总体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达到城市整体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

(www.xing528.com)

图8-3 1970年郑州老工业区与城市的关系

以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更新研究为例,三环快速路以内为老城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千米,其西部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区加上南阳路以西沿京广铁路两侧的工业仓储区,总面积共约15平方千米,该老工业基地占整个郑州老城区约11%的用地,按1970年的数据计算,老工业基地占总的建成区的面积比例高达25%(图8-3)。老工业基地内企业的停产和土地的再开发多集中在近十年内发生,其逐个地块片段式、非连续性的开发模式,在缺乏城市宏观结构优化调整目标的指引下,这么大面积的老工业基地再开发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不适应。为此,在2006年的“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用地调整规划”的研究报告中,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老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的市区范围,从优化城市结构的角度研究了西部老工业基地在新城老城互动、增强老城功能的目标中应当承担的功能,进而确定其发展目标为“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更新物质设施,保护工业遗产,创造就业机会,全面拉动地区的整体发展”

再以杭州重型机械厂为例,作为杭州城北下城区的工业生产区,自1958年建厂以来,重型机械厂从所处的郊区区位逐渐成为密集建成区中独立的区域。而城北区在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时代”的空间发展战略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区位,长期处于城市中心外围的边缘地带,缺乏辐射区域的城市核心职能。2005年,重型机械厂的搬迁给优化城北片区的整体城市结构提供了契机,地方政府放弃了一般老工业用地开发为住宅区的常见套路,选择在此建设一个城市副中心,这一举措对提升区域价值、优化城市结构的作用显而易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