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互联网医疗,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效率

推进互联网医疗,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效率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上海应该抓住这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在线新经济热潮,全方位推进医疗服务在线建设,积极推进各类试点,完善配套制度及流程设计,鼓励医护人员的在线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在线服务能力,使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更高效率。然而,要继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促进在线诊疗业务发展,持续提升上海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推进互联网医疗,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效率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医疗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而言,能大幅降低等待成本和异地患者的交通及住宿成本;对于医院而言,能有效节省空间成本与运营成本;对于医生而言,能增加其工作的有效时间和灵活性。此外,将一部分医疗行为转移到线上,可以大大降低因人员集聚所导致的疾病传染风险;而通过互联网平台披露和匹配医生和医院信息,可以大幅度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上海具有全国领先的优质医疗资源,尤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水平均为国内领先;同时,上海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智慧城市的水平也居国内前列。所以,上海应该抓住这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在线新经济热潮,全方位推进医疗服务在线建设,积极推进各类试点,完善配套制度及流程设计,鼓励医护人员的在线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在线服务能力,使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更高效率。

2018年开始,国家各部委接连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进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卫健委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目前上海共有13家公立医院获颁互联网医院牌照,从诊断到电子处方再到医保支付,已经全部互联互通,能开展在线诊疗业务。

在线诊疗依然是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10余年,始终在就医辅助服务(挂号、查询信息、轻问诊等)环节上转悠,是这次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才打开了互联网医院的大门,真正实现在线诊疗业务。

然而,要继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促进在线诊疗业务发展,持续提升上海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诊断范围受到严格约束,限制了在线诊疗优势的发挥

互联网医院虽然在运作上已经全线贯通,但是就诊范围依然受到严格约束,必须是“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而且复诊的界定十分狭窄。加上绝大部分患者还不熟悉互联网医院的就诊程序,而一些医院平台的操作界面也不甚友好,这些都造成在线求医的规模远远小于线下门诊数量。以上海仁济医院为例,2021年3月至7月的线上总接诊量约为7 000人次,而该院日均线下门诊数约为1.6万人次,占比不足0.4%;而该院尚属沪上10多家互联网医院中接诊量较大的。(www.xing528.com)

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就诊范围的限制导致绝大多数求医者仅为慢性病的随访;而该患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对于互联网服务的接受程度及使用能力相对较低,加上现有互联网医院的应用界面不够友好,导致供方的运营方式同需方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

2.诊断定价不够灵活,制约了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上海的互联网医院虽然依托的都是优质医疗资源,可挂号费却按规定统一按普通门诊(25元/次)的标准收费。这种过于严格单一的规定尽管在疫情期间对于广大患者是福音,但不利于这种新生事物的长期健康发展。上海的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收费既不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的轻问诊项目那般灵活,也不如公立医院线下诊疗标准那般多样。这种线上与线下“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会严重挫伤资深医生开展线上诊疗的积极性;随着社会化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失。

3.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各医院通常采用自主投资建设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的形式,在平台功能、问诊流程、支付界面、医保报销等环节都缺乏统一性,用户切换医院时的转换成本较高,不利于大众将在线问诊常态化。

不同层级医院及医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诉求存在差异,例如二级医院希冀通过互联网手段提高问诊数量,而三甲医院则侧重于优化问诊质量。然而由于诊疗平台未被完全打通,患者信息未实现充分共享,导致医疗资源分配无法实现最优化。例如,由于本可在社区医院进行诊疗的轻症患者选择了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导致重诊患者的诊疗需求无法被充分满足,资深医生亦因此减少了诊断重症难症、提升医疗技术发展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