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业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

中国农业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粮食产量的规模、农产品的多样性等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我们在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的评价标准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唯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稳定获得食物的权利”的要求。

中国农业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致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所讲的那样,“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既体现在第一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食物来源的直接作用,还体现在其与二、三产业之间关系方面。农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还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其不仅可为14 亿人口提供稳定健康的食物,而且是广大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确保农业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以农业安全为根本要求的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根本性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粮食产量的规模、农产品的多样性等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当前因我国人口的增长导致的农产品供需失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的种子安全、农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逐渐显现,已经成为农业安全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农业安全问题表现形式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粮食安全问题、种子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和农业生态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粮食的数量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同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之间的需要仍存在着明显缺口,这种情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我们在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的评价标准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唯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稳定获得食物的权利”的要求。在广义粮食安全上,我国粮食仍未完全摆脱对外来进口的依赖,对于进口来源地的影响和控制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的粮食供给区域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粮食主权问题容易受到来自他国的影响。由此可见,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安全的重中之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种子安全领域内,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种子是农业安全的前提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安全观念,导致我们对于种子安全的重视不够,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法律保障等方面严重滞后,致使种子安全隐患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种子质量不高,种业发展相对落后,种子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水平与农业需求之间差距十分明显;二是种子数量不足,尚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需求;三是种子市场监管混乱,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业安全源头风险隐患较大。

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对政府及农业的公信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加工过程安全隐患突出,农产品二次污染的风险不容乐观;农产品安全监管结构性矛盾凸显,监管的合力现状与客观需要之间差距明显;在具体操作层面,我国农产品安全技术落后,尚未达到市场和农业安全需要的标准。在农业生态安全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约束趋紧,有效耕地面积逐年下降,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问题堪忧;我国淡水资源也面临着总量少、污染严重、不断缩减的现实状况,淡水资源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多,也给农业安全造成了较大隐患;我国生态资源的退化严重,生态资源形势严峻,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以确保农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我国农业安全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农业安全治理尚缺乏战略意识,国家层面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治理主体并没有意识到农业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各级政府普遍更易关注传统的安全领域而忽视农业安全问题,国民对于农业安全的关注度也不高,导致农业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在需求与供应方面,农业产业存在供需失衡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人口众多,农业供应压力增大;二是由于作为资本属性的产业利润水平低,农业的吸引力不强;三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科技投入、生产模式等因素,致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经营竞争力不足,产业化水平低,创新动力不足,外资渗透严重,信息化技术欠缺,资金投入偏低。农业法律监管机制不科学,法治观念缺失,法律制度不完善,责任体制不清晰,监督渠道不通畅。

我国实现农业安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重视农业,要把农业安全与国防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正确认识农业安全的本质问题,从经济的角度上认识和解决农业安全才是根本出路,才能妥善解决各类农业安全问题;解决农业安全问题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上,全面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着手确保农业安全得以实现;解决农业安全问题就要以“稳定”为价值导向,这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大背景下的正确选择,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稳定获得生活所需的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为此,我们要构建现代农业治理体系,其既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包括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还包括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提升农业安全治理能力,全面贯彻和落实农业安全治理体系的相关规定,确保种子安全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加强种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关键要从安全质量出发,以保障农业所提供的食品更加安全和健康;改善农业生态问题,确保耕地面积和质量,确保淡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农业安全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