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物流用地规划的发展趋势

未来物流用地规划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州市充分发挥洛湛铁路和贵广高速铁路交会的地理优势,建设沟通华中与珠三角的物流网络节点功能,发挥其交通枢纽和货物聚散作用,推进跨省区物流发展。(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

未来物流用地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我区将重点建设4大物流区域、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6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7个专业性物流中心,配套建设若干个物流集散节点。

其中,4大物流区域分别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区域、桂中物流区域、桂东北物流区域、桂西物流区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区域充分发挥沿海沿边区位优势,依托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商贸物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构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

柳州为核心的桂中物流区域依托工业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工业物流、商贸物流为主的综合物流,率先在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实现联动发展,形成生产服务型物流聚集区。

桂东北物流区域以桂林、梧州贵港贺州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原材料及工业品物流、商贸物流、旅游物流,依托大能力综合交通通道,建成服务本地、面向邻省的多功能物流体系。

桂西物流区域以百色、河池为重点,发展矿产有色金属物流、农产品物流,形成专业物流中心,构建连接云贵的重要物流通道。

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南宁市,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定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责任,规划建设布局合理、顺畅衔接、高效运行的西南区域物流中心、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切实推进现代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南广高速铁路、南宁至沿海高速铁路、南昆铁路新线和扩能改造、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及物流配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构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多式联运的全方位集疏运网络;根据我国面对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产业特点,发挥首府城市功能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立相应配套的跨省区物流产业体系,集聚东盟和华南、西南、华中的物流资源,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运营商,构建区域性物流信息网络,打造国际化物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培育和提升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

6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

柳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西南工业中心城市、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华南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建设区域性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西南制造业物流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柳肇铁路、扩建柳州机场和柳州港,构建连接南北、辐射华南西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会的交通枢纽网络。依托西南制造业中心地位和产业发展,建设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发展钢铁、汽车机械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物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发挥桂中商埠的区位优势,建设商业服务型物流集聚区,发展食糖、粮食、日用品、农产品等专业物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桂林市依托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服务广西、辐射华中的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枢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促进现代物流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贵广高速铁路建设和桂林机场扩建工程,形成连接华中、华南的交通运输体系;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机械电器电子信息等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生产型和商业型物流集聚区,发展汽车、机械、轮胎、医药、建材和特色农林产品等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充分发挥广西北部湾港口出海通道的龙头作用,建设面向东盟的大型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快建设大宗散货、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商贸等大型深水泊位,发展港口物流和物流增值服务,加强三港合作与互动,提高港口集散效率;依托临海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相配套的物流园区等物流设施,发展石化、钢铁、新能源、林浆纸、粮食、食糖等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利用钦州保税港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发挥东兴沿边口岸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促进产业集聚和发展。

崇左市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完善通往东盟的陆路交通、口岸、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建立连接内地、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网络,重点利用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加快发展口岸物流体系,着重发展农产品、机电纺织、矿产品等行业物流。

7个专业性物流中心——梧州、贵港、玉林、百色、河池、贺州、来宾。(www.xing528.com)

梧州市充分发挥洛湛铁路、南广铁路、柳肇铁路、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西江黄金水道交会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成连接大西南与粤港澳的重要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内河港口物流、轻工业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建立适应东部产业转移发展需要的物流服务体系

贵港市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大能力铁路通道,完善铁水联运,重点建设煤炭、建材、粮食、食糖、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我区及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的内河港口物流枢纽,支撑西江经济带发展。

玉林市发挥毗邻广东的优势,建立服务于两广产业合作的物流体系,加快建立沟通沿海的交通通道,重点发展机械、建材、食品、农产品、中药、轻工产品物流中心。

百色市充分发挥南昆铁路及沿边优势,加快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百色至龙邦高速公路,依托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西电东送基地构建物流园区,发展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促进百色建成沟通云贵的桂西重要物流中心。

贺州市充分发挥洛湛铁路和贵广高速铁路交会的地理优势,建设沟通华中与珠三角的物流网络节点功能,发挥其交通枢纽和货物聚散作用,推进跨省区物流发展。

河池市依托资源型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茧丝绸、能源、农产品物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来宾市发挥毗邻南宁、柳州工业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与冶炼、电力、制糖等支柱产业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为生产服务的物流中心。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大物流项目60项,计划投资1508.52亿元,规划用地合计超过104.19平方公里,包括钦州保税港区二、三期工程,凭祥综合保税区二、三期工程,梧州出口加工区、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玉林瑞安物流园区、崇左(东盟)国际物流园等项目。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心和区域性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积聚与组织中心。南宁市着力于发展国际化物流集成服务产业,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服务中心及商贸物流中心;钦州市是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心,承接产业转移和引导临港产业布局,形成临港产业物流服务中心和保税物流服务核心区;北海市建设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出口加工中心和旅游中心,形成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中心及商贸物流次区域中心;防城港市着重为经济区及西南广阔腹地进出口提供物流服务,形成西南大通道的转运和集散中心;崇左市主要为过境货物通过陆路口岸提供物流服务,形成陆路口岸物流服务核心区;玉林市主要为其他的产业和城市生活服务,以及为过境去往广东方向的物流服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还提出,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十一个物流中心、若干配送中心、五大保税物流设施”。六大物流园区是指南宁国际物流园区、江南物流园区、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北海铁山港区物流园区、防城港东湾物流园区和玉林交通物流园区。十一个物流中心分别是武鸣国际物流中心、企沙工业区物流中心、北海港区物流中心、东兴国际物流中心、崇左国际物流中心、凭祥国际物流中心、南宁安吉物流中心、金桥综合物流中心、南宁国际空港物流中心、钦州皇马物流中心和玉林瑞安物流中心。五大保税物流设施分别是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中国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物流园区、防城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

规划近期重点建设南宁国际物流园区(18.4平方公里)、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10平方公里)、钦州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中国-东盟凭祥综合保税区(8.5平方公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0.932平方公里)、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0.72平方公里)、江南商贸物流园区(2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共50.552平方公里。

规划中远期重点建设北海铁山港区物流园区(10.37平方公里)、防城港东湾物流园区(11.83平方公里)、玉林交通物流园区(0.6平方公里)、金桥综合物流中心(0.6平方公里)、企沙工业区物流中心(0.8平方公里)、东兴国际物流中心(0.5平方公里)、崇左国际物流中心(1平方公里)、北海港区物流中心(5平方公里)、玉林瑞安物流中心(1.01平方公里)、钦州皇马物流中心,规划用地共31.71平方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