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演变分析

中国: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演变分析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中国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引进了一些急需的技术,并通过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在总体上促进了技术进步。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国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导论部分主要陈述背景和意义,界定“以市场换技术”、自主创新和经济周期等重要概念,详述国内外已有文献,最后提出本书的思路、框架、创新与不足。

中国: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演变分析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技术引进与进步领域亦是如此,开始了顺应历史潮流的转型。“以市场换技术”是中国为了加速技术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方针,对中国的技术引进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可否认,中国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引进了一些急需的技术,并通过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在总体上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由于没有完全达到“形成技术自生能力”的预期目标,2001年后,这一方针逐渐淡出政策视野,向自主创新过渡。从提出“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技术引进与进步领域方针政策演变的基本过程。

与这一演变过程紧密关联的是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市场换技术”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同时具备了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国内改革开放的正确抉择使中国主动打开了市场开放的大门;第二,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滞胀时期,急需为过剩资金和技术找市场;第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国际产业开始加速从日韩向中国大陆和东南亚转移。其中,前两个条件成为“以市场换技术”得以成立的宏观经济基础,第三个条件则是“以市场换技术”提出的国际经济背景。

从“以市场换技术”向自主创新的演变,同样基于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深,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剧,先进技术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外方转移先进技术变得更加谨慎,因此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第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运用市场保护的政策空间越来越窄,“以市场换技术”可操作的空间因此也越来越狭小。第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靠技术引进来获得更高级的技术成本越来越高,此时自主创新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更经济的选择。总之,在市场竞争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自主创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动力源泉,这也是中国提出自主创新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提出“以市场换技术”还是自主创新,都反映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过程。因此,中国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演变,既体现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体现了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一些必然规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国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是如何提出的?它又是怎样实施和调整的?为什么要从“以市场换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文章最后两部分作为前面三个部分的延续,探讨了“以市场换技术”方针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论证了中国当前正处于进行技术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期,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下面分章节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背景和意义,界定“以市场换技术”、自主创新和经济周期等重要概念,详述国内外已有文献,最后提出本书的思路、框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探讨1978—1982年间中国从传统的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到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和原因,也即“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成因。对这一时期国内外背景的分析表明,国内“洋跃进”等因素造成的资金与外汇压力和资本主义国家解决滞胀困境的需要,是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条件。但根本的原因却是,1978—1982年间,中国在“双缺口”约束条件下确立了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基本战略。由于这一时期实施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使旨在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战略遭受挑战。从1982年开始,中国技术引进逐渐向“以市场换技术”演变,主要是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达到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双重目的。

第三章论述1982—1986年间“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早期演进情况。从1982年开始,“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逐渐提出之后,其目标定位日益深化,政策措施渐趋完善,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解除了市场开放影响外汇收支平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顾虑。1978—1988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提出与演进轨迹与同期外商直接投资进程的“W”形特征相契合,反映出中国与外商之间的动态博弈,这种关系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第四章主要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提出进行博弈分析和评价。分析认为,从以资金外汇集中购买成套设备为主的传统技术引进方式到提出“以市场换技术”,实际上是中外双方动态博弈的结果。博弈的目标分别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和技术转让,博弈策略分别是利用外资战略与外商直接投资战略,而博弈的结果是比较优势的发挥。对提出“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评价要遵循全面、发展的观点,尽管其存在一些不足,但也为中国加快技术进步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五章论述1986年至2012年间“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实施与调整过程。1984年,“以市场换技术”被进一步确定为加速国家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此后,进入了实施与调整阶段。1985—1991年是第一次调整与全面展开阶段,调整的目标是加强管理与集中引进生产性项目和进口替代型项目,从中央到地方都从政策与实践上全面展开。1992—1996年为第二次调整与高速推进和深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调整目标是加强产业引导和吸引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以市场换技术”方针快速推进并深入发展。1997—2000年,由于许多行业出现市场丢失而技术却没有换来的现象,国内对“以市场换技术”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但仍然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前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亟须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但是已有的技术进步模式无法支撑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而“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转变势在必行。分析表明,“以市场换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技术进步,但由于没有达到“形成技术自生能力”的预期目标,加之加入WTO后使“以市场换技术”法理依据的消逝,2001年后这一方针逐渐淡出政策视野,向自主创新过渡。再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市场换技术”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在技术进步领域的表现,因此向自主创新过渡实际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第六章分析了“以市场换技术”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分析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大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根源,实质上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被长期抑制的必然结果。“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起到了抑制性作用:即对自主创新动力的抑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抑制和对自主创新合力的抑制。正是改革开放后以“以市场换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引进与进步政策措施在执行时出现了偏差,导致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因素具有全方位、长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只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利用外资政策、转变技术进步战略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多管齐下,才能消除中国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因素。

第七章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历史机遇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向自主创新转型。重大技术进步和革命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重大技术进步和革命的发生时间与其所处经济周期中的阶段具有统计上的关联性。通过对18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历次重大技术进步和革命与其对应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波周期还是短波周期,重大技术进步和革命更易于发生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时期,原因在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具有更有利于技术发明和创新的宏观条件和微观刺激。而重大技术进步和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刺激经济进入复苏和繁荣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逐渐处于下行阶段,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处于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黄金历史机遇期,改变长期依赖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抓住技术进步和革命的契机,加快向自主创新转型,是新时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兼顾经济学历史学的分析方法,力求做到史料翔实和准确;在分析角度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来分析“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演变过程。从国内角度看主要运用市场化理论,从国际角度看则主要运用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本书还试图运用归纳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技术创新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和“以市场换技术”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而矛盾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以市场换技术”提出时中国与外商之间的博弈,以及“以市场换技术”推动中国技术进步和抑制自主创新的双重作用。

本书的基本结论是,应该客观地评价和对待“以市场换技术”这一历史方针。我们既不能全盘否认,但也不能继续依赖这一具有重大局限性的技术进步方针。我们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有条件地使用,毕竟国内市场仍然是与外商讨价还价的最重要的筹码,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一方针的抑制性作用。总之,从“以市场换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加快这一转变的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是中国摆脱50年左右的经济长波周期影响,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战略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