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蒋介石的权谋术与特务对其统治的影响

蒋介石的权谋术与特务对其统治的影响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蒋介石一生用尽权术。蒋介石这一招起到很好的效果。蒋介石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使用特务,以戴笠为头子的军统最盛时有近10万人,势力非常大。对于非嫡系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在使用时,也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防止威胁自己的地位。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对文武大员实行过河拆桥的方法,撤职的撤职,查办的查办,各大员纷纷落马。

蒋介石的权谋术与特务对其统治的影响

蒋介石一生用尽权术。他曾统治中国大陆33年,占据台湾15年。曾出任过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总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总司令总统等职。在当政的48年间曾三度下野,但他始终以权术控制兵权,即使偏安一隅,苟延统治台湾,依然一息尚存,大权独揽。这于他用人施权中可见一斑。

(1)收买人心

从国民党历史看,对蒋忠心耿耿的大有人在。文臣武将,在国内战争中为他效力卖命,在失败之后,又有不少跟他去了台湾,说明蒋介石很会收买人心。

蒋介石对他手下的人,首先要区分是不是嫡系,凡是嫡系的,就要特别照顾,打了败仗,只要对蒋忠诚,照样可以当官,其关心的程度,可谓无微不至。

蒋介石有一小本子,里面记载着师以上官长的字号,籍贯,亲缘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细节,凡是少将以上的官长他都要请到家里吃饭,四菜一汤,简朴之极,作陪的往往只有蒋经国,采用这种不请别的陪客的家宴方式显得更加亲热。

蒋介石请部属吃饭后,总要合一张影。他与孙中山有一张合影,孙中山先生坐着,他站在孙先生背后,他与部属合影也摆这个模式。他常对部属说:“叫我校长吧!你们都是我的学生。”如果不是黄埔学生,他也很慷慨:“哦,予以七期登记吧!”这样就提高了部属的身价。

蒋介石给部属写信,除了一律称兄道弟外,还用字号,以示亲上加亲。他很懂人情世故。

蒋介石不仅熟记部属名号、生辰、籍贯,而且对其父母的生日也记得很准,往往在他提起某将父母的生日时,使该将受宠若惊,十分激动。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雷万霆调任他职时,蒋介石召见了他,蒋介石说:“令堂大人比我小两岁,快过甲子华诞了吧!”雷万霆一听,眼泪都快流出来了,颤抖着说:“总统日理万机,还记得家母生日!”

蒋介石说:“你放心吧!到时我会去看望她老人家,为她老人家添福增寿。”

雷万霆自然死心塌地就成了蒋的心腹。

杜聿明徐州为蒋介石打仗卖命时,蒋介石从小本子上查到了杜母生日,他立即命令刘峙在徐州举行仪式,同时又令蒋经国亲赴上海,送去了10万金圆券的寿礼,并且在上海举行隆重的仪式。这个消息传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惊,因为陈诚因病去台湾疗养,蒋介石才批5万!

蒋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无非是让杜为他拼命死战。

蒋介石对部属很能具体对待,爱官的给官,爱钱的给钱,爱地盘的给地盘。像陈布雷这样不爱官、不爱钱的旧知识分子,他就区别对待,在陈布雷50岁生日时,为陈书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大字,并附书:“战时无以祝寿,特书联语以赠,略表敬慕之意也。”

蒋介石这一招起到很好的效果。“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字出自诸葛孔明的名言,陈布雷接到蒋介石亲书的这八个字,感慨万千。他常说:“蒋先生给我这八个字,使我特别感奋!淡泊为立身之本,宁静为处世要着,淡泊则与世无争,宁静则坚忍不拔,和我平日自勉正直平凡相表里。能守正则不致为环境所左右,他物所引诱,自然宁静;甘平凡,则透彻了解本身之能力志趣,以谋对国家社会作适当的贡献。”平平淡淡的八个字,使陈布雷认为蒋介石对他:“知其最深。”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信条。陈布雷正是奉行这一信条,兢兢业业为蒋效力,在蒋家王朝日落西山时,陈布雷以自杀表示他对蒋的忠诚。

即使在遗书中陈布雷还说:“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担,以期无负教诲。……我心纯洁质直,除忠于我公之外毫无其他私心。”

(2)使用权术

蒋介石在用人方面常常使用权术。他常利用部下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仇恨,形成派别,互相攻击,这样便于他操纵控制。在蒋手下就有原政学系、新政学系、CC系、中统、军统、太子系等复杂的派系,蒋介石故意引他们争斗,而自己高踞其上,分别给以小恩小惠,使他们个个都觉得自己受宠。(www.xing528.com)

蒋介石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使用特务,以戴笠为头子的军统最盛时有近10万人,势力非常大。对这位死心塌地的奴才,蒋介石也不放心,为了限制他,蒋介石同时支持CC系的“中统”、“军统”,双方争功,蒋介石渔翁得利。对于非嫡系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在使用时,也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防止威胁自己的地位。

1944年,蒋介石任命白崇禧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认为,“守江必守淮”。他建议说:这是一个战略原则,在华中地区只能设一个战区,以期能够集中兵力,统一指挥。因此华中剿总不应设在武汉,而应设在蚌埠。而以重兵运动于江淮河汉之间,以巩固南京这个政治中枢的防卫。但蒋介石将那么多军队交给白崇禧不放心,就在徐州另设一个“剿总”司令部,以嫡系刘峙为“剿总”司令。限制白崇禧,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人才的使用上,蒋介石很有灵活性,他能分辨出谁能联合,谁不能联合,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都是很强的对手,一有机会,蒋介石就把这些人赶下台去,除非迫,不得已,绝不与他们联合。如蒋介石让没有野心的林森当了13年有职无权的国民政府主席,而蒋自己控制实权。汪精卫、胡汉民都当过国民政府主席,李宗仁当过代总统,但这都是蒋介石迫不得已时的权宜之计,一有机会,蒋就把他们推下台,自己独掌大权。原因是林森易于控制,其他人则难以掌握。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对文武大员实行过河拆桥的方法,撤职的撤职,查办的查办,各大员纷纷落马。

先看官方。

财政部长孔祥熙从1948年起,就和宋霭龄纽约里弗代尔的自家别墅里过流亡生活

外交部长、广东省长宋子文也去了美国,声称完全是为了“家庭事务”。

政学系首领张群专心养生之道。

陈果夫退出政界,专心养病。

陈立夫自认为年轻,到台湾后仍欲操纵CC系重要党权,但蒋介石要把党权交给儿子蒋经国,于是蒋经国会同陈诚请CC系的两大将余井塘和张道藩吃饭。饭后陈诚请余、张二人给陈立夫传达了蒋经国的一句话:“陈立夫是个混蛋!”陈立夫听到这句话吓得不敢过问党务,也跑到美国去了。

文臣中的领袖吴铁诚出任闲职“总统府咨政”。政学系要员熊式辉居留香港

再看武将。

李宗仁流亡美国。

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寓居香港。

五星上将白崇禧被监视到死,不敢与蒋介石作对,国大罢免李宗仁“副总统”之职时,白高举赞成罢免票表明心迹,以讨好蒋介石。

胡宗南刚逃到台湾,就被陈诚等人以失土之罪痛责一顿,胡宗南像落水狗一样。

何应钦不问政事,只问道德,成了“道德重整会”专家。阎锡山到台湾后,退出军界,住到台北效外山上,开始了“十年著书”生活。

经过整顿,党、政、军成了清一色的蒋家新亲信,对人事的重新安排,更有利于蒋介石的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