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税:最有效、公平的治理手段

环境税:最有效、公平的治理手段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政府规制,而开征环境税是一种最具效率和公平的规制手段。其他理论分析从信息经济学的环境信号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视角出发,分析环境税费制度的意义。在环境税的税收制度设计及税额标准设计方面,我国学者普遍赞成以实际排污量作为计税依据,即环境税应为从量税。因此,我国学者对于环境税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已经有较多的成果,这对于我国的环境税费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

环境税:最有效、公平的治理手段

环境税主要是指对开发、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或污染、破坏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的一种税收(王金南等,2006)。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政府规制,而开征环境税是一种最具效率和公平的规制手段(梁丽,2010)。与政府直接管制、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制度、财政补贴等几种常用的环境保护手段相比,环境税在实现生态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吕志华等,2012)。

我国学者对于环境税费和环境成本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大多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与市场失灵,阿瑟·庇谷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庇谷税出发,分析环境税费存在的必要性,其中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和“污染者付费原则”为环境税征收对象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他理论分析从信息经济学的环境信号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视角出发,分析环境税费制度的意义。在环境税的税收制度设计及税额标准设计方面,我国学者普遍赞成以实际排污量作为计税依据,即环境税应为从量税。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也是从量收费。在环境税的效益分析方面,从宏观经济发展到微观个体影响分析都已经较为全面。在环境成本和应税税率方面,各个学者提出的计算方法不一,但是均得出了我国现行的水污染排污费征收标准远低于我国企业对社会造成的环境负外部成本,即排污费远不足以弥补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损失,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导致我国水污染企业对环境成本核算及污染物治理、排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环境税费改革具有刻不容缓的意义。

对于环境税影响和效益的实证分析方面,我国学者大多采用宏观数据,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方法,测度环境税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减排效果的影响。中观和微观数据研究较少。(www.xing528.com)

因此,我国学者对于环境税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已经有较多的成果,这对于我国的环境税费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