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销转型成果与实际状况

五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销转型成果与实际状况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览会期间来到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展会展台前,听取顾国建教授关于内外贸对接的情况介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企业做出了有力度的内销转型,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国内客户降低每一个单品的订单量下限;第二,缩短交货周期适应国内市场距离近变化快的特点;第三,开发自有品牌进入国内零售市场;第四,进入国内主要的批发市场开展批发兼零售业务,并把批发市场作为直接的接单中心。

五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销转型成果与实际状况

(一)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

2012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参加2012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期间来到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展会展台前,听取顾国建教授关于内外贸对接的情况介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企业做出了有力度的内销转型,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国内客户降低每一个单品的订单量下限;第二,缩短交货周期适应国内市场距离近变化快的特点;第三,开发自有品牌进入国内零售市场;第四,进入国内主要的批发市场开展批发兼零售业务,并把批发市场作为直接的接单中心。据调查2008年以来国内主要服装批发市场如广州白马、上海七浦路、常熟服装城、郑州服装市场和沈阳五爱市场中制造商摊主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五,自建零售终端,如东莞台商投资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开设了价格折扣型的大型超市——“大麦客”,直接将制造商产品以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www.xing528.com)

(二)国内流通企业的转型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国内的零售商主要是连锁超市企业以各种形式主动对接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帮他们解决困难,当时主要的方式是帮加工贸易企业解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出口商品积压与库存。5年来国内流通企业积极开展内外贸对接的举措主要有: 第一,增强在出口加工地区的商品采购力度,增大对加工贸易企业商品的采购数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增强与增大呢? 原因是国内的采购商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乘,他们经过多年的产品出口业务锤炼,已经能够生产出国际一流的产品,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定制的,时尚性强符合国际流行的大趋势,只要采购量有规模收益一定高,据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秘书处统计,其会员从2008年4月起在广东的出口加工基地的采购量每年以16%速度递增。另外,中国的加工贸易已形成了产品集约化配套化的区域特征,“世界工厂”是以一个区域制造能力形成的“世界第一”的能力的加总,因此,找到了某类产品在中国的加工制造主产区就是找到了世界第一的工厂和产品;第二,近5年来国内采购商在与出口加工企业的合作中双方建立起了信用,共同创造了出口订单内销追加订单的采购模式,即加工贸易企业在接到出口订单之后(以不侵犯知识产权为前提)将产品信息发给国内采购商,国内采购商如果感到产品从款式价格等方面都适合国内市场销售的,就向出口厂商发出内销订单,此时出口加工企业还处在准备原材料购买阶段,此时的内销追加订单绝对是一大利好;第三,小单加总联合采购,即对一些出口加工企业的产品国内采购商有需求,但单个企业的订单量不大出口加工企业做不了,网络上的“团购”行为应运而生,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利用网络共采平台进行着集合会员企业小订单汇成大订单后向出口加工企业集中下单的服务;第四,这几年来连锁超市企业在改变经营方式创导自主经营时,将发展零售商自有品牌作为开展自主经营的高级目标,往往会将出口加工基地和出口加工企业作为主要的自有品牌商品的订单基地和对象。如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在5年时间里已在广东东莞的大朗镇(毛衣)、厚街镇(皮鞋)、长安镇(人造饰品)和浙江温州的瑞安市(板鞋)建立起为会员企业服务的自有品牌订单基地;第五,随着国内商业这几年百货店、购物中心以及大型超市的百货化的大发展,招商引进出口加工企业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数量也大幅度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