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合作中的关键构成与作用

区域合作中的关键构成与作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构成生产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有形或无形的各种投入,一般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流动,即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引起的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移动。区域合作中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生产率要素等。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是分散的,要素流动使其在区域中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流动、迁移、交换等作用过程,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

区域合作中的关键构成与作用

(一)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构成

生产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有形或无形的各种投入,一般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20]在区域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生了非均衡态势,导致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不断流动。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流动,即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引起的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移动。区域合作中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生产率要素等。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综合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发展产生差异进而产生区域合作的根本原因,建立在自然资源上的农矿业是区域原始资本积累的源泉之一,直接影响和限制区域发展水平与经济生产格局。自然资源禀赋主要分为:不可流动要素如土地、矿藏等,限定流动性资源如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区位条件、气候条件等也是自然资源禀赋重要构成要素。

2.资本要素,指用于投资得到利润的本金和财产,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21]区域合作中的资本要素主要包括区域资本积累水平和资本调动能力,资本累计水平高、调动能力强的区域,多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动力足;资本累积水平低、调动能力弱的区域,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3.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口、劳动力和人才等,其中,人口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供有效劳动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产生区域发展需求的因素之一。劳动力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是全部人口中能够参与生产的人力资本要素,主要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即体力与脑力劳动者。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22]

4.生产率要素,主要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要素构成,包括技术、信息和制度等。科学技术在推动区域发展中作用越发重要,技术进步已经成为除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个源泉。信息要素是指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23]也是区域合作的重要要素,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制度,指人为设计的决定人际结构的约束,区域发展中的制度要素主要包括体制、政策和法规等,主要分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二)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www.xing528.com)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区域,要素的不平衡布局引起区域内或者区际各经济要素的流动,要素流动通过极化和均衡两种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极化效应促使要素积聚和产业积聚,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均衡效应借助流出区域与流入地区的要素价格差,平衡收益,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为:

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是分散的,要素流动使其在区域中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流动、迁移、交换等作用过程,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资本要素属性决定了其向高收益、高回报地区流动,劳动力通过工资信号引导流入较高生产率的行业、部门和地区。

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加速资本积累、增加投资、扩大经济规模,而市场的扩大又促使企业分工,促进区域内部的分化,加强劳动的地域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24]促进区域经济形成规模效应。

有利于促进创新与技术扩散。区域发展中创新与技术主要通过人才流动、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和空间的溢出效应等方式扩散。劳动力、人才的流动,扩大了人们对新知识的传播范围;跨区域投资会带来溢出效应,促进被投资地区的技术进步;空间知识溢出,受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

促进区域和行业间的均衡。由于极化效应产生的区域发展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均衡效应将逐渐显现,进而促进区域和行业的均衡发展。如劳动力受极化效应影响,一方面会由低工资的落后地区向高收入的地区转移,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会将高效率生产技术带到落后地区,进而带动其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资本会流入落后地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