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产品带来的愉悦?

如何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产品带来的愉悦?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东是个勤奋诚恳的孩子,还在上大学的他每年寒暑假都去打工。这天下午,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想要买小白兔的奶糖,问了问价格,觉得有点贵,于是对旁边的售货员小东说:“能不能便宜一些啊,我要得不少呢!”这则案例中,促销员小东面对客户要求降价的情况,向客户传达了自己的难处,表明商品价格自己并不能做主,并且提出在客户购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可以赠送小礼物。

如何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产品带来的愉悦?

人们购买产品时,在产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都希望价格越低越好,或者得到的额外利益越多越好,这就是爱占便宜的心理。如果我们能抓住客户的这一共有心理,那么即使客户拒绝购买产品,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制造一些诱惑条件,来化解客户的拒绝。

小东是个勤奋诚恳的孩子,还在上大学的他每年寒暑假都去打工。这不,一放寒假他就在某超市当起了促销员。

这天下午,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想要买小白兔的奶糖,问了问价格,觉得有点贵,于是对旁边的售货员小东说:“能不能便宜一些啊,我要得不少呢!”

小东为难地说道:“我们超市都是有定价的,总部定的价格就是死价格,我也想给你便宜,但是便宜之后,我们就要把差价补起来。您看这样行不?如果你能买二十斤以上的话,我们就会给你赠送一个可爱的新年兔。”

中年男人听了,说:“你们也不容易,我买东西不能让你们付钱啊!来吧,帮我秤上二十斤吧。”

这则案例中,促销员小东面对客户要求降价的情况,向客户传达了自己的难处,表明商品价格自己并不能做主,并且提出在客户购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可以赠送小礼物。这样,客户自然能理解销售员的苦衷,不再挑剔价格,一下子买了二十斤的货物。顾客能够理解销售员,才会有和销售员双赢的心理,至少让双方都不吃亏。所以,销售员在销售中能让客户理解自己,是赢得客户的关键

的确,很少人会拒绝免费的东西。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件外套卖80元,一条裤子卖80元,客户觉得贵了。但我们告诉客户,如果他要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就可以以150块钱买走。客户就会想,如果单件买就会多花10块钱,如果组合买就能节省10块钱。这白白节省的10块钱对于爱占便宜的客户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而对于商家来说,并没有吃亏。为什么客户愿意以几乎多一倍的价钱买走两件商品?这是客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在起作用,捆绑销售的策略给了他们一种心理错觉。所以,如果我们在销售中能掌握客户这一心理,与客户交谈,想方设法地让顾客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那么,成交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才能让客户理解销售员,满足客户想占便宜的心理,以达到双赢呢?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突出商品的优势(www.xing528.com)

在销售中,很多客户会提出你的商品比别家贵。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将同类产品进行优势对比,突出自己在品质、性能、声誉、设计、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让客户知道贵有贵的理由。人们不是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吗,在对比中,客户一目了然,自然会选择物有所值的产品。

2.适当采取点措施满足客户的爱占便宜的心理

通常,客户想得到一点优惠,占点小便宜,更多的不是出于功利上的考虑,而是为了占到便宜后喜悦轻快的好心情。对付此种顾客通常可先给予小礼物,满足对方这种心理。客户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就容易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1)提供价格优惠。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真正销路好的产品,既不是那些价格昂贵的名牌,也不是那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是那些大搞优惠、特价的商品。其实,这就是商家利用了顾客爱占便宜的心理。因为促销、优惠的产品都有一个原价,顾客自然会拿原价和现价进行对比,这样,他自己也会得出一个结果:优惠并不是天天有,我很走运。即使那些客户根本没有需要,他们也会冲着产品价格上的优惠选择购买。并且,他们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会用得着它的。

(2)发挥赠品的作用。在某科技产品卖场内,有一家小店的生意格外红火,不断吸引着前来购买电脑的顾客。顾客一看到杂乱的店面,准备扭头就走。可是,当他们看到货架上陈列的一些小家居用品之后,就停下了脚步。那些从这家小店购买电脑的顾客都满脸喜气,并拿着店主赠送的小礼物。实际上,这家店主并不会主动送东西给顾客,而是等着客户看中后提出要求时,店主才非常“慷慨”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买电脑的客户反而觉得是自己占到了便宜。

总之,客户最关心的永远是利益问题,给足客户诱惑的条件,也能化解客户的拒绝,让客户产生即时购买的欲望。但销售人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自己的说话态度和表达方式,不要因为客户的预算不够而中伤客户,更不能伤害客户的自尊。

(2)要耐得住性子。很多客户在最终购买前会有很多问题,当我们为客户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后,生意也就做成了,千万不能心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