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福宫:田螺坑与上版村村民共同朝拜的圣地

聚福宫:田螺坑与上版村村民共同朝拜的圣地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到聚福宫祭拜。聚福宫是一个集儒、释、道三者一体的朝奉圣地,也是田螺坑村与上版村村民共同朝拜的圣地,远近闻名。聚福宫历史悠久,是田螺坑村人和上版村人心中朝拜之地。最为严重的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破四旧之风席卷全国,许多宗祠、寺庙、古建筑被毁,聚福宫也于1975年被人为拆毁。直到2001年,黄氏族人才合议出资重建,后因经费不足,一直延续至2018年底,聚福宫才最终修建完好。

聚福宫:田螺坑与上版村村民共同朝拜的圣地

田螺坑黄氏族人认为江夏是他们族人世居及发祥的地方,春秋春申君,汉代黄扉、黄霸、黄香、黄琬等均才倾天下,名留青史,是以黄氏族人以“江夏”为郡望。正如田螺坑村黄氏宗祠江夏堂2004年的修缮碑文所言,祖祠是族人昭穆、祭祀先祖的圣地,也是宗族团结兴旺的象征;祖祠是滋生孝道的根源,亦是族人百年归宿的“天堂”。因此,当百三郎徙居田螺坑后,也就自然地建造了黄氏宗祠江夏堂,以祭祀先祖。

江夏堂,位于田螺坑土楼群左侧的背头山下,五座土楼群的东南方。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占地面积2533.48平方米建筑面积237.48平方米。根据碑文介绍,田螺坑黄氏族人历代先祖承前继后,对祖祠多次修缮,使其完好存留。诸如,1962年困难时期,宗祠面临倒塌之危,有旅居新加坡宗亲黄定标先生热心捐建修缮,宗祠才安然无恙,再呈吉祥。2004年重新翻修,整个建筑呈现为一厅两屋,中堂为上厅,供奉始祖百三郎公及历代先祖神位。大门有一副对联:“江夏源流春申祖脉,八闽支分三氏妈传”,中厅内置桌椅,作为祭拜时盛放祭品所用。左右两侧小屋,是族人祭祀先祖时备办祭品的地方。

田螺坑黄氏祭祖一般不在土楼大厅,而是集中在祠堂墓地。通常,祠堂的祖先祭拜定在正月十五举行。整个祭祀活动由头家、总理和协理来主持完成。通常,祭祀费用是由头家向村民收取后再置备各种祭品和请师公做仪式,祭品多寡和生活条件相关,经济条件好时,祭品就丰盛些;困难时期,就相对少些。每年元宵节早上,头家带领全村族人祭拜,请师公做好仪式。完毕后,头家和各个协理者帮忙备办酒席饭菜,全村人在祠堂共聚一餐。晚上还请戏班在祠堂前搭台演戏,以敬先祖。根据《南靖县上版村黄氏族谱》记载,田螺坑村村民对开基祖的祭拜仪式具体如下:

江夏堂全貌

祭祀仪式(开基祖专用)

一是前期祭祀人事安排。

设:(1)司仪2人(唱生1人,读祭文1人);

(2)执事数人(3~4人)做好点烛、点香、传香、接香、酌酒等事宜。

二是开祭。

(1)礼生唱:击鼓、响号、发炮。

(2)主祭裔孙就位:老者、主祭列于前排,其余参祭裔孙列于后。

三是鞠躬礼。

(1)唱生曰: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升。

(2)盥洗。

(3)四叩首,五叩首,六叩首,升。

四是献香。

(1)初上香(跪拜)——执事接香。(www.xing528.com)

(2)亚上香(跪拜)——执事接香。

(3)三上香(跪拜)——执事接香。

五是献酒、献围全。

(1)(执事举樽酌酒):一献酒(拜完灌地);二献酒(拜完灌地);三献酒(拜完执事接酌)。

(2)献围全(鸡、鸭),献蒸品,献刚髭,献柔毛,献果品,献财帛。

六是读祭文。

七是鞠躬礼:七叩首,八叩首,满叩首,升。

八是奏乐:播放《祖训歌》。

除了正月十五祭拜先祖之外,清明节前一天族人要祭拜先祖和扫墓;端午节时,爷爷要带儿孙来祠堂祭祀先祖;小孩满月也需要由长辈抱着到祠堂祭拜,以求祖先保佑小孩健康成长等。

此外,田螺坑村村民所信奉的神明多种多样,有观音、佛祖、妈祖、公王、关帝爷等,可谓极具包容性,也侧面说明在原来比较封闭的山村中,人们心中的不安更需要不同神明指点迷津,祈福平安

拜神活动是田螺坑村村民展示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每年农历初一、十五或过节过年等都要拜神,祭拜的神灵有:天地神、土楼大厅供奉的观音与伯公、[2]大湖伯公、财神爷、关帝爷、孔夫子、妈祖等。[3]一般祭拜顺序是,先拜天地神、土楼大厅供奉的观音、土楼大门右侧门供奉的伯公,然后再前往现在土楼观景台两公里处的大湖伯公(亭式小坛,露天式)祭拜。再到聚福宫祭拜。

聚福宫是一个集儒、释、道三者一体的朝奉圣地,也是田螺坑村与上版村村民共同朝拜的圣地,远近闻名。它位于上版村的下游水尾居民区内,民众又称之为“水尾庵”。之所以离河流水口很近,当地民众说是为了留守“财丁”,防止这些好运外流。据《聚福宫重建碑记》载,聚福宫始建于明朝1628年—1630年间,坐西北朝东南,乾山巽向,是一座“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朝奉圣地。三教求同存异,殊途同善,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聚福宫占地面积1288平方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上下两层,二进厅,前厅一层高3.8米,后厅两层,高9.6米。底层祀奉“土地福神”,上层分设三位神坛,左坛祀奉“佛祖、观音”,中坛祀奉“妈祖”,右坛祀奉“关帝爷、财神爷赵公明、孔夫子”。

聚福宫历史悠久,是田螺坑村人和上版村人心中朝拜之地。多次被人为损毁,清朝乾隆时期曾遭恶丐和流棍等严重损毁,但较快地进行了重新修复。最为严重的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破四旧之风席卷全国,许多宗祠、寺庙古建筑被毁,聚福宫也于1975年被人为拆毁。直到2001年,黄氏族人才合议出资重建,后因经费不足,一直延续至2018年底,聚福宫才最终修建完好。如今,聚福宫有专人看管和打扫卫生,每天白天才开门,以供信徒前往祭拜,初一、十五前来祭拜者甚众。

田螺坑村祭拜多种神明,尤其是集“儒、释、道”于一体的宗教信仰,极具特色,如前面所言,这也是黄氏先人祈求神明保平安的一种方式,在村民黄庭芳老师看来,这反映了黄氏族人虽由外地迁徙到田螺坑,但心胸开阔,祭拜各路神明,也是先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期许。

聚福宫全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