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存在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因此不同人对同样的刺激会有不同的认知。消费者自身的信息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正是因为消费者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消费者不会被动接收商家提供的产品信息、广告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找、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另外,消费者的认知卷入程度也会影响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

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一个大学生暑假回家,帮助家里卖葡萄集市上来了一个顾客,问他:“你的葡萄酸不酸?”他回答说:“我的葡萄一点都不酸,我的葡萄很甜!”没想到那人回头就走。大学生感到很纳闷:为什么他走了?我没有说错话呀,我的葡萄真的很甜,我这么说有什么问题吗?他怎么走了呢?

大学生的话没说错,但没说到消费者心坎上,所以不起作用。那位顾客不是想买甜葡萄,是想买酸葡萄,他夫人怀孕了,就想吃酸的东西。

可见,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原有知识背景,主动选择消费信息。西方有句谚语:“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一百个观众看完莎士比亚戏剧后,会有一百种感受。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家可能不熟悉,用中国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不同感受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大家还记得2016年春晚吗?那年春晚我一共看了六遍,包括前期的五次节目彩排。支付宝“集福卡发红包”的互动广告需要在春晚现场执行,我参与节目彩排就是为了确定互动提示角标、主持人互动口播等广告的插播位置。

由于2015年春晚“微信摇红包”项目引起了轰动效应,2016年的支付宝红包互动项目倍受各方关注。随着每次春晚彩排的节目变化,广告插播的位置也会变化,当我把互动提示角标放在歌曲节目《山水中国美》下方时,大型节目中心主任对我说:“这么美好的画面,破坏了多可惜啊!”于是,我把互动提示角标往后移,找到一个便于放置角标的小品《将军与士兵》。但这个小品又属于爱国主义教育节目,大家在看节目时抢红包也不妥,我只好再次把角标后移。而此时,支付宝的工作人员找到我说:“再不插播互动提示,我们筹备的8亿元现金红包就发不出去啦!”

直到最后一次春晚彩排,我才确定好互动广告的插播位置。由于我的关注点全部在互动广告上,虽然看了六遍春晚,但我对那一年的春晚节目却没有什么印象

可见,我们对信息的认知加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主动加工过程。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Top-down Processing),又叫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由于存在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因此不同人对同样的刺激会有不同的认知。(www.xing528.com)

自上而下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典型观点,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到的内部机制,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全过程。

认知加工依靠两种不同的信息: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消费者自身的信息。消费者自身的信息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例如,当我们看到“13”这样一个图形,如果它是出现在“12、13、14”这个系列中,人们会运用头脑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进行自上而下加工,认为它是数字13;如果它出现在“A、13、C”这个系列中,人们就可能运用头脑中关于英文字母的知识,把它认知为英文字母B。

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不但取决于商品的特征,还依赖于自己对商品的原有经验认知,同样的商品信息,不同消费者会有不同的认知。例如,有些消费者可能认为一位能说会道的推销员欠诚恳,对其推销的产品持怀疑态度,而另外一些消费者却可能认为该推销员很聪明、很专业,对自己的购买有帮助。

正是因为消费者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消费者不会被动接收商家提供的产品信息、广告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找、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营销中,消费者的认知比实际情况更重要,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对行为有实质性影响。一般说来,人们在面对信息和刺激时,会产生三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选择性保留。另外,消费者的认知卷入程度也会影响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