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购买欲望,让用户产生冲动

激发购买欲望,让用户产生冲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就要找到用户的痛点。而稷山板枣历史悠久,在中国十大名枣的排行榜中属首位,产品的优势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文案不能创造购买欲,只能激发购买欲。可以列出自己的销量、用户量、好评量等数据,让用户更想去购买。这种补偿可以是物质的回馈,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这种补偿也可以是精神的关怀,慰藉用户的心理。

激发购买欲望,让用户产生冲动

如果一个标题不能在3秒内吸引用户,也就失去了上场的机会。那么,用户被标题吸引,点开了你的文案,接下来怎么才能激发他的购买欲望呢?要想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就要找到用户的痛点。

还是以稷山板枣为例。

爆款产品需要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也就是产品的核心卖点。而稷山板枣历史悠久,在中国十大名枣的排行榜中属首位,产品的优势不言而喻。所以我们重点提炼出以下几个标签,从产品文化维度讲历史:最古老的红枣、千年枣园。从产品体验感官上讲味道:含糖量高,能拉出金丝。

当为产品梳理出核心卖点之后,围绕着核心卖点,所做的品牌设计和包装,就有了主心骨,一系列围绕着“千年枣园”“能拉出金丝的红枣”为中心的宣传文案,也就让外界对产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联想

尤金·舒瓦兹在《创新广告》中说道:文案无法创造购买商品的欲望,只能唤起原本就存在于百万人心中的希望、梦想、恐惧或者渴望,然后将这些“原本就存在的渴望”导向特定商品。也就是说,文案不能创造购买欲,只能激发购买欲。那么,哪些欲望能衍化成购买欲呢?

1. 占领用户的感官

婴儿时期,有个阶段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口欲期”。这时候的婴儿好奇心特别强烈,不管看到什么,或接触到什么,都会直接塞进嘴里。看到这一幕,妈妈们一般都会感到心惊肉跳,快速将孩子的手从嘴里抢出来,然后再看看嘴里有什么东西。其实,大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是在用嘴巴去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人类所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都是需要我们的感官去感知的,如用眼睛去判断美,用鼻子去闻味道,用耳朵去听声音,用嘴巴去尝美味,用身体去触碰感觉……要想调动用户的感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具象化地告诉他们:使用该产品时,感官都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同时,让这些体验成为具有画面感的文字。

在《红楼梦》中有个宴请刘姥姥的片段,其中有道菜叫茄鲞,曹雪芹是这样写的:

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

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这道茄鲞是曹雪芹在书中花了大笔墨去写的菜,工序繁杂,配料繁多。仅看这段文字,即使是不喜欢吃茄子的人,恐怕也会食指大动,心生向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将视觉意象与言语信息联系起来的文化倾向,所以只要爆款的文案激发出概念,能够在头脑中产生清晰的视觉意象,即画面感,就能轻易让人产生印象

如何来激发这种感官呢?通过具体形象的表述方法。举个例子,说到“脆”的时候,“薄脆”一词并不能让用户感同身受,换作“神奇的……饼,一口咬下40层”这样的描述,用户头脑中就会产生画面感,让视觉和味觉产生联动。

2. 科学地“吓唬”用户

要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科学地“吓唬”用户。

这里有个公式:恐惧诉求=使用场景+严重后果。可见,必须给用户设置一个使用场景。

2016年南孚推出了一款轻巧型的充电宝。当时充电宝市场已经饱和,这款充电宝的最大亮点就是轻巧,南孚利用漫画的形式给用户设置了三个痛苦场景:下班后约会、晚上聚会、逛街一天的时候,都需要带着笨重的充电宝。如果不解决,不购买,只能继续拿着大块头的充电宝受罪。如此,就成功地打动了用户。

所以,利用恐惧心理写文案时,一定要为用户设定痛苦的场景和严重的后果。威胁的易遭受性往往比严重性更关键,因为多数人都是无远虑而有近忧。

3. 社会认同

所谓社会认同,就是在群体中人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影响,甚至会根据其他人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反应。(www.xing528.com)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视频。

在一间诊所里,除一位紫衣女子外,其他人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只要听到“滴”声就会站起来。等到几轮之后,紫衣女子听到“滴”声后居然也自觉地站起来。当这群人走完后,紫衣女子听到“滴”声,依然会自觉地站起来。

科学家认为,这种内化的群体行为就是我们所称的社会学习。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看到团体成员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因为我们跟从了他们的脚步而奖励我们。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爆款文案的写作中,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心理来打开销量呢?可以列出自己的销量、用户量、好评量等数据,让用户更想去购买。举几个例子:

香飘飘奶茶:“连续五年,成交量遥遥领先,围起来可绕地球十圈。”

拼多多:“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网站。”

唯品会:“注册会员突破一亿。”

火山小视频:“×亿人都在玩。”

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或商家,直接列出销量数据,会很寒酸。这时候,就可以尝试突出描述某一次或几次的畅销现象,给用户一种畅销错觉。此外,还可以通过名人、品牌的力量去增加爆品的影响力,吸引用户去跟随。

4. 购买合理化

所谓购买合理化,就是为用户的购买找个合理的理由。直接告诉用户,这个产品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以下4件事的时候,更容易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1)补偿自己。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为别人付出了很多,或者为某一个目标付出了太多,就会想买款爆品“补偿”一下自己。这种补偿可以是物质的回馈,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比如,三全水饺的广告语是:“吃点好的,很有必要。”静心口服液的广告语是:“女人更年要静心。”这种补偿也可以是精神的关怀,慰藉用户的心理。比如,京东小金库的《你不必成功》:你不必把这杯白酒干了,喝到胃穿孔,也不会获得帮助,不会获得尊重。你不必放弃玩音乐,不必出专辑,不必放弃工作,不必介意成为一个带着奶瓶的朋克。你不必背负那么多,你不必成功。

爆款文案的黄金法则是:激发购买欲望。生活在现代社会,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多人只能选择背负和承受。商家只要瞄准年轻人的心理痛点,写出鸡汤文案,利用共情心理,就能打动用户。

(2)激励自己。如果用户上进心强,想提升能力、拓展人脉、发展事业等,为了激励自己,可能也会购买爆款。举个例子:有这样一段广告语:

“我是×××,公司小、人脉少、拓展难,还好有……(爆款名称),精准锁定用户群,现在我的公司风生水起。”只要抓住用户的几大痛点,介绍该产品确实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就能成功激励用户来购买。

(3)补偿或感恩别人。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为自己付出很多,自己却付出很少,就会对别人产生愧疚感,想要做出一些补偿别人的行为。比如,常吃××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有美好前途;购买××回报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经济学里有个有趣的效应,人在买东西的时候,总会给自己找借口说,这是为家人付费。然后,就会轻易地完成购买。照顾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特别是照顾父母和保护孩子,是所有人的天性,也是很多广告的原动力

(4)追求健康。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风险,消除患病痛苦……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也能不断进阶衍生出无尽的欲望。因此,爆品的广告语也可以从这些方面着眼。举几个例子:

伊利:“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

舒肤佳:“爱心妈妈,呵护全家。”

5.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理论里,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信心、名声、地位、被他人尊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好的爆款文案能激发出用户的好胜心和愿景。好胜心不仅要胜过别人,还要胜过自己,如果拥有某款产品后,用户能够变得更美、更聪明、更强大、更有魅力,用户多半都会动心。比如,人头马的广告语是:“一生,活出不止一生。”这就告诉人们,喝人头马的人生活会更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