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亚人才的关键能力需求

东南亚人才的关键能力需求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制度都还不够完善,缺乏高端人才,但各个项目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参与各项项目和工程。

东南亚人才的关键能力需求

1.具备实用性的专业能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原则里的“设施联通”的推动下,东南亚各国正积极完善本身的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建设,这对于专业技术领域类的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制度都还不够完善,缺乏高端人才,但各个项目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参与各项项目和工程。

2.通用语及小语种能力

掌握东盟各国语言的小语种运用能力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从各项职业能力出发,兼具有小语种能力或汉语能力,是“一带一路”建设事业中,中国对外工作人员和本土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往往以职业能力为主,只有外贸专业等少数方向的职业教育把外语能力当做职业素质的必备部分,其他大部分范围的职业教育都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连通用语(英语)能力都不能保证达标,更不用说东盟各国语言。同时要求职业能力和语言能力便成为跨学科能力要求,以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看来,短期内要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从语言专业找,让学生自学或者培训速成必备的职业能力,要么从对应专业找,然后培训其外语能力。从长远规划来说,为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就解决这一问题作出适当规划。

3.对不同文化适应能力和意识形态、宗教问题的应对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原北约、华约、欧盟经济体组织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目前仍然是文化差异极大,意识形态背景差异极大的国家,其民众并未形成普遍的共同利益诉求和文化取向。尽管苏联解体已超过二十年,对社会主义的排斥和恐惧在许多国家并未完全消散,追求西化、唯西方发达国家马首是瞻的思维方式在众多国家的普通民众中仍然相当普遍。同时,某重要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现代传播学研究运用在国际关系战略上破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关系、挑动各国国内阶级和宗教纷争甚至制造分裂和内战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光辉战绩。(www.xing528.com)

目前看来,在伊斯兰教国家出现的反世俗、宗教极端化趋势,在佛教或原儒家文化圈国家出现的民主民粹化趋势,都在破坏东亚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社会文明化进程。这些意识形态性问题与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问题夹杂在一起,在种种具体工作中对外国和本土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需要要求职业人才在处理具体工作中关于社会文化事务的问题时,要尊重不同文化,坚持不同文化不论国家或族裔背景强弱都是普遍平等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在文化和宗教信仰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的文明进程有一定的规律。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也是脱胎于野蛮落后的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时一样贫困落后,内部不平等且动辄教派大屠杀,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更是贫困落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甚至濒临亡国灭种的绝境。而伊斯兰世界也曾经是文明先进的,原奥斯曼帝国就是高度宗教宽容且繁荣富裕的,其领土的核心地区至今仍可见各种非伊斯兰教余脉就是证明。造成过去野蛮落后的文化发达、过去文明进步的文化落后的原因不是某种特定的语言、宗教信仰或者民族属性,而是对技术进步的不懈追求与对先进技术有效的控制利用,以及调整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其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走过的路就可以看出,现代化不是彻底西化,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之间不是西风和东风的关系,只要努力,每一种特定文化都能最终找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破除各种固有成见,更好地处理各种跨文化交流问题,并且从总体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找到总体共识,从这个共识出发处理各种具体事务里的跨文化摩擦和矛盾。

4.国别化的具体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文化和宗教、意识形态问题具体到工作中,以及各国不同国情特点,共同对职业教育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国别情境的问题。这一问题就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意各国的环境、资源、法律规定等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