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金利息:利率对企业资金成本和资金供需的影响

资金利息:利率对企业资金成本和资金供需的影响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借了乙的钱,甲称为债务人,因为他负有按约定归还本金并付一定利息的义务;乙称为债权人,因为他享有按约定收回本金并获得一定利息的权利。这就是借出的资金总要收取利息的原因。贷款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称为利息率。利率上升时,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对贷款资金需求会下降;同时,利率上升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从而增加资金供给,影响利率的变化。

资金利息:利率对企业资金成本和资金供需的影响

1.使用资金为什么要付利息

利息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为利用资本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是资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承担风险所索取的报酬。甲借了乙的钱,甲称为债务人,因为他负有按约定归还本金并付一定利息的义务;乙称为债权人,因为他享有按约定收回本金并获得一定利息的权利。

若问借了钱为什么要付利息,经济学家的说法是,债务人借钱是为了使用,去搞生产经营,能带来收益或者利润,他当然就应当向让渡资金给他使用的债权人一定利息作为报酬。否则,债权人宁可把自己的钱放在家中,放在家中还没有丧失本金的风险。贷放给债务人使用,假如债务信用有问题,或者经营中亏损还不了债了,这不都是债权人的风险吗?风险也要补偿,何况使用资金总会带来收益。这就是借出的资金总要收取利息的原因。正因为这样,即使在过去我国计划经济年代,借贷利息也从未取消过。

利息高低是用利息在本金中的比例衡量的。贷款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称为利息率。假定某企业借100万元使用1年利息是5万元,则年利率就是5%。

2.利率的决定和差别利率。

实际上,利率就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因此,在市场经济中由货币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对资金的需求主要决定于企业的需要。通常在经济很景气时,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就乐观,愿意扩大投资,扩大生产经营,就会对资金需求强烈;而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对资金需求就会减少。当然,同样经济环境中,各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也不一样。急速扩张的企业对资金需求十分强烈,而其他企业则可能没有这种强烈的需求。货币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有关。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企业就可能很难借到钱,利率即借贷成本就可能上升。关于资金的供给,不但取决于居民的储蓄存款意愿,也取决于政府的货币信贷政策。政府放出货币时,可贷资金就会增加;反之则会下降。

利率由货币需求与供给对比关系决定。货币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市场利率称为均衡利率。反过来,利率变化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与供给。利率上升时,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对贷款资金需求会下降;同时,利率上升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从而增加资金供给,影响利率的变化。

均衡利率的出现,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利率都会处在一个水平上。资本按其本性,不管投向哪一个行业,都要求得到一个正常的或平均的资金回报率,这就是市场利率水平。市场利率代表任何一笔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不同行业中的利率应当有趋同趋势。这种趋势是通过资金的自由流动来实现的,但是,不仅各行各业的贷款,甚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笔贷款,利率都可能出现差异。形成差别利率的因素颇多,归根到底,主要取决于风险。因此,利率高低和债务人信用程度及贷款期限直接有关。债务人信用级别高,违约的可能性就小,估计债务人可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因而利率相应会低些。相反,如果债务人信用程度差,违约风险大,则利率就会高些,因为风险需要补偿,否则债务人不愿给予贷款。为什么企业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公债利率,原因是企业倒闭破产的可能性比政府被推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而企业债券风险比公债大得多。同样,有银行作担保或有实物作担保的贷款利率要比没有这种担保的利率低一些。

贷款期限也会影响利率。一般说来,长期贷款利率比短期贷款利率要高些,因为贷款期限越长,债务人偿债能力变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贷款机会成本变化的可能性越大。比方说,甲给乙贷款按当前情况利率定为6%,可是,也许一定时期以后,或者是由于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市场利率显著上升了,比方说上升为8%甚至更高,这样,债权人就明显吃亏了。此外,期限越长,风险也越大,为此,期限长的贷款要求的利率会相对高一些。(www.xing528.com)

同样,存款利率也因存期长短而变化。定期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随时可取存,商业银行难以用作定期的投资,故利率最低。定期存款中,存期越长,利率则越高。还要说明的是,上述利率,一般指消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真实利率即实际利率。真实利率大体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假定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是6%,则实际利率是4%。上述利率差别,乃指实际利率的差别。

3.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长期以来,我国在金融领域沿袭计划经济传统实行利率管制,即各档存贷款利率都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所有商业银行不得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决定利率。这样做对商业银行是有利的,因为存贷款利率差别长期以来比较大,银行不用搞什么金融创新服务也可以坐吃厚利差。这是我国金融业利润较丰厚且银行业工作人员收入待遇长期较好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种局面不利于促进银行业通过竞争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也不利于资金这一宝贵的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化配置。例如,长期管制的贷款率偏低,刺激了一些企业盲目贷款投资,不仅形成重复投资之类的问题,也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风险。

为什么我国多年以来一直实行较低利率甚至有时实际利率为负数,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低利率有利于投资成本下降,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二是低利率有利于股市房地产市场;三是低利率有利于降低国家的公债利息负担;四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低利率,如果我国实行比较高的利率,就容易引起国外游资进来投机套利,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稳定。

然而,如果长期利率偏低,尤其长期存款利率偏低,低于通货膨胀率而出现实际负利率,则不仅损害普通存款百姓的经济利益,侵蚀了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这点存款余额的货币购买力,而且会引发民间一些不法分子用高利作诱饵的乱集资行为,使许多上当受骗群众血本无归。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试图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先是在贷款方面放开一定幅度的上下限,即可以在管制的贷款利率基准上上浮或下浮一定幅度。最近,又在降息同时实行存款利率上浮一定幅度的规定。这一新措施是我国利率管制一大突破,是朝市场化方向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伐。央行宣布了这一规定以后,一些小规模的商业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吸引了不少新存款客户,也给一些按兵不动的银行带来了压力。由于银行必须按规定存贷比率放贷,减少了存款的银行其贷款能力也降低了。同时,存款利率上浮而贷款利率下调,也压缩了银行的存贷差利润空间,迫使银行努力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来提升盈利能力。这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领域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前进。

4.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成本高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作用很大,尤其在解决劳动者就业方面贡献非常大。因此,政府一直想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然而目前这些企业发展很不容易,融资成本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按照企业融资成本高低来说,如果能够上市(在股市上),成本最低,但是如果不是特别好的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一般是不可能上市的。第二是发企业债券,成本也不算高,但是一般也不可能。第三就是银行贷款,通常利息不低,而且银行一般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因为风险大,贷款容易打水漂。第四是信托产品融资,这种融资不但成本高,而且不容易成功,因为投资人怕风险太大。第五就是借高利贷,利率有时高达年利息15%甚至更高。这样,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就必然很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