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新技术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的认定逻辑关系

高新技术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的认定逻辑关系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在企业梯度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似乎都是从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而来的,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首先要对二者的认定条件进行比较。高新技术企业的指标都是立足当下,独角兽企业的指标更看重未来发展。二是独角兽企业的外在认定标准依靠企业的内在核心标准。综合已有数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向20万家发展的趋势,而独角兽企业在200家左右,这一比例将近千分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的认定逻辑关系

2019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布,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八大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而“独角兽”的概念,最初由种子轮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艾琳·李于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的创业企业。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24]

在企业梯度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似乎都是从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而来的,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首先要对二者的认定条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9。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采用国家统一标准,独角兽企业认定标准采用科技部火炬中心《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的认定标准和被认定企业的共性特质。

表1-9 高新技术企业与独角兽企业认定条件比较

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认定标注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在成立时间、技术能力、筹资能力、收入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有不同。总结二者的不同,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现在和未来的区别。高新技术企业的指标都是立足当下,独角兽企业的指标更看重未来发展。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衡量近三年指标,代表过去,而独角兽企业衡量是否能获得投资基金,代表未来。二是内在和外在的区别。高新技术企业的指标更侧重企业的内在结构,包括科研人员、研发投资、知识产权等,而独角兽企业侧重企业的外在测度,如外在机构对企业的估值、投资等。三是技术和资本的区别。高新技术企业侧重对技术的开发和对知识产权的应用,而独角兽企业需要资本市场的良好估值和投资。(www.xing528.com)

独角兽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一是独角兽企业的未来指标建立在企业现在的指标之上。未来的指标不是空中楼阁,其发展轨迹是依赖当下的指标基础的。比如独角兽企业是否能够吸引投资的前提是投资者观察到的这些企业的研发经费等关键标的数据。二是独角兽企业的外在认定标准依靠企业的内在核心标准。比如独角兽企业能够吸收到投资的重要基础是投资机构对企业科研人员、研发资金、知识产权等内在结构的综合考量。三是独角兽企业的资本估值依赖企业的技术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从一定层度上来说是技术产物,独角兽企业从一定层度上来说是资本产物,但是资本产物不意味着仅仅局限于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多还是取决于市场之外的因素,而技术正是重要的一个考量因子。

综合已有数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向20万家发展的趋势,而独角兽企业在200家左右,这一比例将近千分之一。之所以这么低,主要是因为独角兽企业估值10亿美元的门槛限制。综合来看,独角兽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对企业特别是技术类企业的相同纬度不同程度的定义,各层面的独角兽企业指标都要高于高新技术企业。从逻辑上来说,独角兽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级形态;从现实来说,独角兽企业可能是高新技术企业,但高新技术企业不一定是独角兽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