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该计划来看,20年前,香港港已经意识到港口转型的重要性。香港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港口扩张的发展阶段,港口交通运输功能、生产制造功能已逐步从港区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功能,进入“城进港退”的发展阶段。从用地上可以看出,香港港已成功跃升为第三代港,并开始向第四代港口迈进。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鉴于港口香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它一直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1999年,香港规划署开展了《都会计划检讨》,维港作为该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维港计划》,把“港人之港,活力之港”作为维多利亚港发展的理想目标。从该计划来看,20年前,香港港已经意识到港口转型的重要性。港口航运功能依然很重要,但因航运业发展起来的其他需求同时在规划中得以保证,如游憩、景观、旅游以及海洋环境等。该计划还强调了人的向海活动的重要性,包括本港市民和外来旅游者,都要很便捷地通达海边,并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品质

为配合规划的落实,在用地安排上,土地利用沿海岸线两侧布置了七大功能用地,其中旅游作为未来香港发展的主导产业被布置在维港中心位置,其他生活、康乐用地沿两翼展开。具体用地以城市功能用地为主,类别有港口用地、海事用地、旅游用地、康乐用地、住宅及工业用地和政府设施用地,其中港口码头用地降为港区次一级功能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1)用地类型上,以城市功能用地为主,港口用地退居其次。(www.xing528.com)

(2)土地高强度开发。香港可开发建设用地较少,因此在开发建设的时候极力拓展三维空间(拔高或者开发地下空间)。

(3)土地混合使用。为了保证滨海两线丰富的城市活动,港口政府采用了混合的土地使用方式,将不同的土地功能打散,分布在港口两岸,既保证了航运海事的独立性,又拥有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香港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港口扩张的发展阶段,港口交通运输功能、生产制造功能已逐步从港区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功能,进入“城进港退”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香港不断优化滨水地区的环境品质和进入空间的设计,把城市空间交付给城市居民,真正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用地上可以看出,香港港已成功跃升为第三代港,并开始向第四代港口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