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券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和利率风险

债券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和利率风险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债券投资是企业作为债权人通过认购债券,成为债券发行单位债权人,并获取投资收益的活动。当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债券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时,则应投资该债券,反之,则应放弃投资该债券。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下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债券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和利率风险

企业可以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也可以购买其他企业的债券以获得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是企业作为债权人通过认购债券,成为债券发行单位债权人,并获取投资收益的活动。这里的债权包括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

企业进行债券投资的目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获取投资收益。债券投资能获得利息收益和价差收益,利息收益稳定。

(2)降低现金短缺的风险。债券投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企业可以通过卖出所持有的债券,弥补现金的短缺,从而能起到降低现金短缺风险的作用。

(3)满足未来的投资需求。企业可将生产经营中节余的资金用来购买中长期有价证券,待将来需要资金时,再将其转化成现金,为重大投资项目积累资金。

(4)与股票投资相配合,以降低证券投资风险。

3.2.1 债券投资收益分析

(1)债券的内在价值

债券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即为债券的价值或内在价值,是债券投资决策时使用的主要指标之一。只有债券的价值大于购买价格时,才值得购买。

【小案例11】

企业于2017年7月1日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3年的债券,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计算并支付利息。当时的市场利率为12%。

【总结】

该债券当时的购买价值计算如下:

V=1000×10%×6/12×(P/A,6%,6)+1000×(P/F,6%,6)

=950.85(元)

如果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为948元,由于债券价值高于市价,若忽略风险,则投资此债券合算。

(2)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V=I×(P/A, i,n)+M×(P/F, i,n)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从购买债券后,一直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可获取的收益率,是使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贴现率。当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债券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时,则应投资该债券,反之,则应放弃投资该债券。

计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折现率的方程,其中,P为债券价值;I为每期支付的利息;M为到期的本金;i为到期收益率。

【小案例12】

企业投资1085元购买了一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10%,3年期,一年付息一次的债券,若企业一直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则其到期收益率如何计算?

【总结】(www.xing528.com)

1085=1000×10%×(P/A, i,3)+1000×(P/F, i,3)

经测试并运用插值法,可得该项债券到期收益率i=6.77%。

如果该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5%<6.77%,则买入此债券合适。

3.2.2 债券投资风险

尽管债券的利率一般是固定的,债券投资仍然和其他投资一样是有风险的。债券投资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债券的发行人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不同种类的债券风险是不同的。政府债券是以国家财政为担保,一般不会违约,可看作无风险的债券。其他债券一般都存在违约风险。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的风险要比公司债券的风险小。

评价一种债券的违约风险大小,经常要参考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所作的信用评级,高信用等级的债券违约风险要比低信用等级的债券小。避免违约风险的方法就是不买质量差、信用等级低的债券。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下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债券的利息率在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也就是债券到期可得到的本利和是固定的,不因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债券价值则是按照市场利率折现后的现值。因此,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值会随之下降,引起债券市场价格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但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值会随之上升,导致债券市场价格上升,从而使投资者从中获得额外收益。这项损益与债券本身的质量无关,它是由企业无法控制的货币市场货币资金供求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化造成的。

虽然市场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但是当市场利率上升幅度相同时,不同期限的债券市价下跌的幅度却并不相同。

【小案例13】

江华公司投资于A、B两债券,两债券的面值均为1000元,票面利率均为12%,而债券期限分别为1年和10年。不同市场利率下A、B债券的市场价格计算结果如表5-2。

表5-2 不同期限债券市价与利率关系比较

当市场利率为12%时,与票面利率相等;当市场利率升至20%时,长期债券市价降为664.6元,跌幅为35.5%,而短期债券市价仅下跌了6.7%;当市场利率降至5%时,长期债券市价升为1540.50元,升幅为54%,而短期债券市价仅上升了6.7%。可见,债券期限越长,其价格对市场利率变动的反应越灵敏。

因此,即使两种债券违约风险相同,其利率风险是不一样的,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这就是短期债券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债券利率的原因。由于利率的变化有升有降,因此,减少利率风险的办法是分散债券的到期日。

(3)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也称为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债券到期或出售时所获得的现金的购买力减少的风险。通货膨胀一般对债务人有利而对债权人不利,因为投资于债券只能得到一笔固定的利息收益,而由于货币贬值,这笔现金收入的购买力会下降。一般而言,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固定收益证券要比变动收益证券承受更大的购买力风险,因此普通股票被认为比公司债券和其他有固定收益的证券能更好地避免购买力风险。然而,如果发生过度的通货膨胀,任何资本市场都无法避免购买力风险,投资者会纷纷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等保值能力较强的实物资产,从而导致各种证券的价格下跌,加大了风险。减少购买力风险的对策就是在通货膨胀期间投资于实物资产和普通股。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能否在短期内按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遇到了另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想出售现有资产以便再投资,但短期内找不到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主,要把价格降到很低才能找到买主,或者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买主,不是丧失新的机会就是蒙受降价损失。例如,某人购买一种冷门债券,当他想在短期内出售时,就只好折价。如果他当初买的是国库券,国库券有一个活跃的市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合理的市价将其售出。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办法就是购买期限较短、质量较优的债券。

(5)再投资风险

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的利率为12%,短期债券的利率为10%,为减少利率风险而买了短期债券。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至8%,只能找到报酬率大约为8%的投资机会,还不如当初投资长期债券,现在仍可获12%的收益。减少再投资风险的对策就是提高预测未来利率的准确率,如果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利率将下降,则应投资长期债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