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日本人对进口商品不信任?

为何日本人对进口商品不信任?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人对舶来品的改造,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的地步,凡是从海外传入日本的商品,几乎都被日本人动了“手术”。于是日本人开始动脑筋,如何在保持这些世界名牌价值的同时,实现商品的本土化。于是在2015年,英国巴宝莉总部决定收回三阳商会的日本商标代理授权,使得我们现在已经买不到日本生产的巴宝莉产品了。但是日本人偏偏不信这一套,反而将正宗可乐实行低价销售。

为何日本人对进口商品不信任?

我们中国人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崇尚欧美文化的。因此,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去欧洲的话,都会去买一些名牌服装和包包回来。

但是,往往是拿回来以后才发现,意大利时装要不就是太肥,要不就是袖子太长。而法国巴黎的化妆品,抹了以后也并没有让自己的皮肤有太大的改变。原因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欧洲人的体型和皮肤与我们中国人不同。

但是,当你来到日本,在东京的百货公司里买了时装和化妆品后会发现,时装很适合自己的身材,化妆品也比较适合自己的皮肤。为什么?道理也很简单:日本人的身材和皮肤与中国人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日本的时装和化妆品也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

其实,西装也好,化妆品也好,都不是日本人发明的。那为什么日本能够生产出适合日本人身材和皮肤的产品呢?因为日本人学会了“改良”和“提高”,它对舶来品不是一味地迷信和追崇,而是进行严格的审视,一旦发现不适合自己,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改造,直到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产品。日本人对舶来品的改造,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的地步,凡是从海外传入日本的商品,几乎都被日本人动了“手术”。只要不符合日本的口味和审美标准的商品,都逃脱不了被抬上“手术台”的命运。

这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狂”,而这种“狂”的背后,隐藏着对于本国文化和技术的自信。

英国有个著名的时尚品牌,叫“BURBERRY(巴宝莉)”,这个极具英伦风情的品牌,已经有158年的历史,也是英国皇家的一个御用品牌,尤其是巴宝莉的风衣、包包和香水,以其奢华、品质和创新,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产品。无论是英国女王还是查尔斯王子,包括以前的戴安娜王妃,都喜欢使用巴宝莉的产品。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也经历了跟我们中国现在一样的出国潮。那时候,日本经济出现了腾飞,大型喷气式客机也纷纷投入市场。于是大批的日本人跑到欧洲去旅游,早早地起床在名牌店门口排队,为的是购买一款梦寐以求的名牌时装或包包。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背着这些名牌商品回国之后,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服饰很不适合日本人穿着,因为规格不一样,身材也不一样。同时,以日本人的眼光来看,他们还发现这些世界著名的品牌,无论是材质还是款式,尤其是制作工艺,都比不过日本。

于是日本人开始动脑筋,如何在保持这些世界名牌价值的同时,实现商品的本土化。日本有家服装设计生产企业,叫“三阳商会”,它与巴宝莉公司协商后,获得了巴宝莉产品的开发企划和生产销售代理权。

结果日本人发现,在日本生产的巴宝莉服饰还有包包,要比正宗的英国生产的时装和包包还好。一方面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同时也很适合日本的身材;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在日本生产加工的这些产品,做工更为精细,面料也更为考究。

很快,位于银座八丁目的日本巴宝莉专卖店门庭若市。最先注意到日本产巴宝莉的,是深受英伦文化熏陶的中国香港人。前几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也开始挤满了上下六层的银座巴宝莉专卖店。我也去这家专卖店买过风衣和西装,还有衬衫,跟店长聊过,说60%的顾客都是中国人。

日本自己设计生产的巴宝莉产品,受到日本和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大大冲击了英国正宗的巴宝莉产品在日本的销售。于是在2015年,英国巴宝莉总部决定收回三阳商会的日本商标代理授权,使得我们现在已经买不到日本生产的巴宝莉产品了。

前几天,我去东京家附近的超市买菜,发现了从美国进口的可口可乐,但是一看价格,发现这些美国正宗的可口可乐,每罐的价格只有80日元(约5元人民币),而在日本生产的可口可乐,它的价格是120日元,比正宗的美国可乐高出40日元。

按照我们常规的想法,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是最正宗的可口可乐,而且还是原装进口,理应价格更高。但是日本人偏偏不信这一套,反而将正宗可乐实行低价销售。为什么日本人会如此贬低正宗的可口可乐呢?原因在于,正宗的可口可乐不适合日本人的口味和健康理念。(www.xing528.com)

可口可乐是在1957年开始在日本生产的。这之前,日本人喝了从美国进口的可口可乐以后发现两大问题:第一是碳酸含量太高;第二是糖分太多。于是,可口可乐的配方送到日本后,得到了改良,降低碳酸的浓度,同时削减含糖量。所以,各位读者有机会来日本的话,可以在自动售货机或者在24小时便利店、超市买一罐日本产的可乐试一试,和中国的可乐比较一下,是不是不一样。

最近几年,日本可口可乐公司又推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无糖可乐和减肥可乐。虽然日本版的可乐不正宗,但是日本就是不怕卖不出去,并且敢于挑战正宗权威,只生产适合日本人口味要求和健康的产品。所以,日本人在可口可乐问题上,其做法超出了“改良”的范畴,已经开始对世界顶级品牌进行本土化改造。

同样被改良的还有我们的中国菜。中国菜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也进行了改良。所以在日本,对中国菜有两种叫法:一种叫“中华料理”,另一种叫“中国料理”。“中国料理”指的是中国厨师做出来的纯中国风味的菜,比如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等东北菜;麻辣豆腐干辣椒鸡块等四川菜。这些菜都是完全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来制作的。但是许多日本人对这些正宗的中国菜并不十分喜欢,比如说麻婆豆腐,日本人能接受辣,但是大多数人不喜欢麻,也就是说,你可以放辣酱辣油,但就是不能放花椒。几年前,我曾经带一个日本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成都,成都市政府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给每位日本人上了一小碗正宗的麻婆豆腐,结果半夜里有5个人送医院挂盐水。除了长期住在中国的日本人外,一般的日本人的胃里是难以装进花椒的。

所以,在日本人经营的中华料理店里去吃饭,你点一份麻婆豆腐,端上来的绝对是一盘辣豆腐,而根本不是我们中国人概念中的麻辣豆腐。

“中国料理”变成“中华料理”,最典型的是在横滨中华街。那些牌子很响、历史很久的中国饭店,里面做出来的中国菜都已经日本化。东西只是一点点,样子很好看,吃的时候还要自己放醋或者蘸酱油。但是日本人觉得这样的中国菜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也适合日本人分餐制的饮食习惯。所以大家到日本想吃中国菜,最好不要一看到“中华料理”的招牌就跨进去,因为往往会很失望。

日本对于舶来品的不信任,不仅体现在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当中,还体现在它的武器装备上。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拥有的60多架F4战斗机,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亟待更换。日本政府为此决定进口最新的隐形战斗机F35,以替换F4战斗机。大家知道,F35战斗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也是美国空军和海军所使用的主力战机,它具有很好的隐形功能,日本已经订购了60架。但是,日本在签合同时,提出一个很明确的要求,就是日本买的60架F35战斗机当中,前5架是原装进口,后55架全部在日本组装。

日本为什么要自己组装F35战机?除了提升自己航空工业水平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将战斗机上的一部分核心的零部件进行更换,换上日本独自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换上美国还没有的一些尖端的电子仪器设备,以提高F35战斗机的性能,甚至不排除机体材料也换上日本自己研发的碳纤维,用来降低能耗提高续航能力。所以你会发现,再过几年,在日本上空飞行的F35战斗机,美国版和日本版会是不一样的。日本相信,经过自己改装过的F35战斗机,它的各方面性能一定会超过美国。

日本这种对舶来品的改造由来已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们从美国引进了许多的家电产品,包括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还有自动清洗的马桶盖。但是日本在引进这些产品以后,不是进行盲目的仿造,而是拆开以后研究它的结构和特性,然后提出一个如何改进和提高的方案,并进行全面的改进。也就是说,日本生产的同类产品要比美国原装进口的产品,技术更先进,款式更新颖,性能更完备,他们进行的是一次再创造。正因为如此,日本的家电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30年间,占领了整个世界市场。相反地,美国的家电产品却一直走不出国门。而支撑日本对美国研发的产品进行再创造的,是日本独自研发的尖端技术和独特的工业美学。

150年之前,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甚至也引进了西方的议会制度、教育制度和经济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化又再一次冲击日本社会,但是直到现在,日本还保留着许许多多固有的传统文化,比如歌舞伎和服茶道,还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规矩。

这说明,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有根深蒂固的保守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日本人对于本国文化和本国技术的一种自信与自豪。就如日本许多食品特地打上“日本国产”的标签一样,“日本制造”令日本人多一份安心。

如今,我们不少企业从日本手中购买了众多家电生产工厂,能不能在日本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再提高、再创造,打造出一个中国版的世界品质,是我们迈向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一个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