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的关键因素

打造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的关键因素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对的人”。对于这些人格因素的探索和总结,是科学提高公务人员队伍水平的客观需求,也是未来选拔人才和培养队伍的着力点。在了解和分析了矛盾的关键所在后,潘家庄镇党委创新地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化解了原有矛盾,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打造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的关键因素

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于党的领导,在于组织的建设。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精髓所在,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性,也为我们的党组织带来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即一支经过脱贫攻坚洗礼的政治过硬、技能过硬的公务员队伍。这个队伍是今天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巩固脱贫成果的中坚力量,也是明日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主力军。

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对的人”。这样的公务员有着必要的人格因素。对于这些人格因素的探索和总结,是科学提高公务人员队伍水平的客观需求,也是未来选拔人才和培养队伍的着力点。从心理学大五人格理论的角度来看,对于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需要他们具有较高水平的尽责性(责任心)。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不同岗位对外向性、随和性、情绪稳定性、智力和想象力人格因素也有一定要求。例如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因为需要经常进村入户,和贫困群众面对面交流,所以需要有较为外向的性格。

对于一个高水平社会治理公务员队伍来说,同理心和创造力也同样重要。同理心是一种对于对方情绪和认知亲身实感的能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是一个具有优秀同理心的干部的重要表现。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帮扶起来往往需要一户一策。对于不同特点的群众,特别是缺乏内生动力的群众,给他们找到各自合适的“药方”,才能帮助他们有效脱贫,并且巩固脱贫成效。专业的经验和扶贫知识是帮扶的必要条件,更要加之富有同理心,才能真正去理解贫困群众的生活,分析他们致贫的根本原因,分析影响他们脱贫的关键因素,找到正确的“药方”。(www.xing528.com)

只有设身处地地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通常是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地解决问题。例如,同样是兴仁市潘家庄镇的例子,在脱贫攻坚前期一直存在干群矛盾问题,脱贫攻坚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造成这个矛盾的关键是镇上的煤矿等企业和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而传统的调解方法反而造成了冲突各方对干部的不满,干部在中间受着“夹板气”。在了解和分析了矛盾的关键所在后,潘家庄镇党委创新地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化解了原有矛盾,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