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联网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物联网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建设“六大中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杭州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浙江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三是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物联网产业与相关产业、应用领域共同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物联网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互融合,物联网技术也日趋成熟。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认识到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正快速到来。如: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并得到奥巴马政府响应;日本韩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U-Japan”“U-Korea”战略,着力于发展泛在网及相关产业。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京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四大区域发展格局,杭州无锡、重庆成为推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地

杭州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起步早、起点高。2010年,杭州市政府发布了《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将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助推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4年,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建设“六大中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2016年,杭州市出台《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形成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标准推广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持续做强数字安防、智能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传感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潜力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浙江省的《物联网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一核+三区+多点”的产业布局规划,明确依托杭州的产业、技术和资本资源等,以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为核心,驱动宁波温州嘉兴三区的快速发展。杭州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浙江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杭州物联网产业增加值582亿元,如图3-12所示[25]。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粗略估算为17.34%。

图3-12 2015—2019年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增加值情况(单位:亿元)

(一)网络先发优势明显(www.xing528.com)

2016年,杭州成为最早启动NB-IoT网络建设部署的城市之一,并在滨江正式开通了第一个符合3GPPR13标准的NB-IoT基站。2017年,杭州移动的NB-IoT网络实现全覆盖,可支持超过3亿个物联网终端的发展需求。当年,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联手浙江大学、长三角协调会物联网产业专业委员会等在杭州共同建设完成了中国移动浙江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加速重点产品的创新与孵化。实验室利用NB-IoT网络推广了智慧农业、工业制造、环境监控等方面的物联网产品,为多家企业孵化共享单车管理、智能停车、智能路灯、智能电表等具有规模发展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此外,2018年4月,杭州移动物联网客户数突破1000万,达1021万人,同时超过杭州市当年947万的常住人口数和杭州移动1016万的通话客户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物超人”。这是杭州继成为“4G第一城”和“首位5G试点城市”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杭州朝着“物联中国第一城”的目标,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26]

(二)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一是产业体系完善。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基础坚实,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完善的产业、技术体系。二是大量龙头企业集聚。2019年《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中,杭州市有10家企业上榜,在上榜企业所在城市中位于北京(25家)、深圳(22家)之后,列第三位。三是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2013年,杭州高新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列入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自2010年12月核心区启动建设以来,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数字安防产业)和浙江省创建类特色小镇、浙江省经信领域标杆小镇、浙江省首批建设类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已经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物联网发展高地。四是各类应用向纵深领域发展。杭州市物联网已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领域形成广泛应用。其中,杭州移动先后在能源、农业、环保金融、医疗、交通、安防等领域不断探索突破,成功打造了“茶园区块链”“智慧烟感”“智慧停车”“共享单车”等丰富的示范应用,为全国物联产业发展提供了“杭州样板”[27]。物联网产业与相关产业、应用领域共同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智慧停车方面,与“城市大脑”等系统有机对接,部分商圈实现通停通付、先离场后付费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市民体验感。

(三)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杭州市正以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为“一个龙头”,以余杭未来科技城产业合作基地、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创新创业基地、西湖云栖小镇全球未来智造创新基地这“三大基地”为着力点,围绕共享经济、交通车联、智能安防、白色家电等建立N个细分市场生态圈,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加大资源投入,在更广泛的领域促成产、学、研、用的产业合作体系,构建“以我为主,多方共赢” 的产业生态新格局,助力物联网产业能级跃升。高新区(滨江)是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区、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应用先导区,并已在产业基础、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以及网络资源等方面形成了明显优势,在智能数字安防、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克服新冠疫情冲击、国际贸易风波等不利因素,2020年上半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1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5.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