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证结果分析探讨,中国是否已成为国外的污染行业避难所了呢

实证结果分析探讨,中国是否已成为国外的污染行业避难所了呢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结果表明,中国环境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中国的碳密集型行业向国外转移,中国不存在污染避难所假说。而中国的实际情形正如5.2.2节所述,“相对碳密集型行业而言,中国的非碳密集型的洁净行业更具有比较优势”。

实证结果分析探讨,中国是否已成为国外的污染行业避难所了呢

在所研究的22类产业中,除3种服务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其他制造业等6类产业以外,[4]本文计算了包括农业和工业分行业在内的16个行业的“净出口占国内消费比例”,实证结果如图6-3与图6-4所示。这里只列出中国向世界转移的行业和世界向中国转移的行业各2个,其他12个行业的情形见附录3。

图6-3 中国向世界转移的行业示例

图6-4 世界向中国转移的行业示例

结果发现:①农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塑料制品业等5个行业的净出口占国内消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各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值比较大,说明研究期间中国向国外转移了这些行业,而且都属于非碳密集型行业。②造纸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制造业等4个产业的净出口占国内消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各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值比较大,说明研究期间国外向中国转移了这些行业。其中,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属于碳密集型行业,造纸业、电子通信与仪器仪表制造业属于非碳密集型行业。③在其他7个行业中,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的净出口占国内消费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有从国外向中国转移的迹象,其中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业属于碳密集型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4个行业的净出口占国内消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有从中国向国外转移的迹象,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属于碳密集型行业。然而,不管是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其曲线回归方程的R2值都比较小,拟合优度比较差,不能判断这些行业是否存在转移。

由3.2节的比较优势分析可知,中国向国外转移的这5个行业或者有比较劣势,或者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呈下降趋势;而国外向中国转移的4个行业在中国要么有比较优势,要么RCA呈上升趋势。这也就是说,中国向国外转移的是具有比较劣势或RCA下降的行业,国外向中国转移的是具有比较优势或RCA上升的行业。(www.xing528.com)

总的说来,一方面,因为中国某行业具有比较劣势或RCA的下降,中国向国外进行了行业转移;中国向国外转移的只是非碳密集型行业,而没有转移碳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某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或RCA的上升,国外向中国进行了行业转移;国外向中国转移的既有碳密集型行业,也有非碳密集型的洁净行业。

以上结果表明,中国环境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中国的碳密集型行业向国外转移,中国不存在污染避难所假说。但是反过来中国是否已成为国外的污染行业避难所了呢?

(1)6.2节的分析说明,中国的环境规制并没有导致其碳密集行业获得比较优势。实际上,结合3.2节的分析可知,在中国碳密集型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这2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其出口额占所有16个行业总出口额的份额在研究期间处于5.34%~5.98%之间;而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这4个行业具有比较劣势,其出口额占所有16个行业总出口额的份额在研究期间处于16.04%~24.85%之间。这充分说明,中国多数碳密集型行业还是处于比较劣势。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并没有因为其环境规制而获得碳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2)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一个国家在污染排放强度较小的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对外贸易也不会使其成为外国的污染避难所(Copeland and Taylor,2003a)。而中国的实际情形正如5.2.2节所述,“相对碳密集型行业而言,中国的非碳密集型的洁净行业更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对外贸易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国外的污染行业避难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