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中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包括汉江流域内陕西、河南、湖北三省13个副地级以上主要城市,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荷重,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面大。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地处中原腹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支撑带战略通道。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张中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包括汉江流域内陕西、河南、湖北三省13个副地级以上主要城市,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荷重,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面大。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区和影响区,承担着“一库清水向北送”“一江清水向东流”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汉江流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凸显: 水体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湖泊萎缩现象普遍存在、森林生态功能减弱、水利建设造成不利的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势必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地处中原腹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支撑带战略通道。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www.xing528.com)

本研究从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五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步伐、确保“一库清水长向北送”和“一江清水永向东流”等目标出发,将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遵循人文规律的经济社会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入剖析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交互驱动的耦合关系,评价分析其协调度,建立多维的协调发展机制,处理好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适宜对策和得力调控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