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调查研究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调查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1993年2月2日今天召开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这也是山西经济上新台阶的一个喜讯。我们在环保事业发展20年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希望生态经济学会在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和建设我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调查研究

建立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

1993年2月2日

今天召开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这也是山西经济上新台阶的一个喜讯。生态经济学不是自然主义,40年代提出“生态”以后发展成生态学,又发展成生态经济学,这是需要大大发展的一个新的学科。人类为了生存,从自然界取得各种资源,进行物质交换,这就发展了物质生产,但是如果是掠夺性生产就具有很大破坏性。马克思主义从来是批判资本主义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从事掠夺性生产的。我们在环保事业发展20年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际上日益高涨的保护环境浪潮,正在不断地冲击和更新人们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经济的思想是罗马俱乐部,1981年在第九个报告即《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中提出来的。这个思想把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并认为生态学是新的扩大的经济学的基础。报告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旨在普遍改善福利条件的战略,只有围绕着人类固有财产(即地球)才能实现。而筹集财富的战略,也不应与保护这一财产的战略截然分开。”

生态经济的思想,大致有3层意思:一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要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认识生态环境。三是要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思想在发展上的体现,也就是去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次明确的持续发展战略。《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的第一条原则是“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很显然,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明确要求: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认真执行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应该承认环境的价值——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是投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正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就是由单纯的污染治理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环境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环境科学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营养,逐步呈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之势。

不久前,钱学森等同志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他们认为这个结构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地理建设四大方面。从听讲的地理建设内容来看,也就是环境文明建设。(www.xing528.com)

多年来,我省在环境保护上作出了巨大努力。仅近5年政府就投资10亿多元用于环境建设。在长期的环保工作中创造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江泽民同志号召学习的“双良精神”。我省人大常委会在1984年就建立了环保工作委员会,以后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的决议,制定了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件,并以促进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重点开展了环保监督。省八届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新的形势下,省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正逢其时,可以大有作为,这里我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确立一个观念。小平同志提出换脑筋,就是要求我们不断转变观念。对于生态经济学会来讲,首先就要强化环境有价的观念。环境的价值,一表现为资源价值,二表现为生态价值。

第二,坚持一个方针。要坚持持续发展的方针。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而且要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生态经济学会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向人们揭示持续发展的意义,提出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同生态经济学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如果只讲什么赚钱干什么,只有短期行为,不顾生态经济效益,是要受到惩罚的,是违背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第三,突出一个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发展不足,我们的环境问题只能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因此,生态经济学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工作重心放到解决我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问题上。

第四,提倡一种作风。不能光说空话,光喊口号,一定要办几件实事。提倡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

希望生态经济学会在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和建设我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本文是王庭栋同志在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原载《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1998年3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