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小结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小结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Jesen、Solberg和Zorn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Titman和Wessels的研究结论,即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对R&D投入的影响为正且具有滞后性,R&D投入对盈利能力的正向作用在滞后两期更为显著。相较于国外学者对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虽起步较晚,但可查文献更多,部分国内学者通过研究也认可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小结

(一) 国外研究文献

Titman 和Wessels(1988) 从影响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角度,对美国46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因素分析法并且建立线形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1972年至1982年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Jesen、 Solberg 和Zorn(1992)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Titman 和Wessels 的研究结论,即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Jordan、 Lowe 和Taylor(1998)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英国275家中小企业在1989至199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资本结构与销售额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但在财务因素方面,企业的获利率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Hall、Hutchinson 和Michaelas(2000) 通过实证检验3500家英国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长短期负债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研究发现,虽然盈利能力对长期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规模、成长性以及盈利能力与短期负债率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Frank 和Coyal (2003)采用多重插补法来纠正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因样本数据不全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差异化的问题。他们选取1950年至2000年作为研究期间,通过对美国企业近20 万个数据研究样本进行分析,企业市场价值的财务杠杆比率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账面价值的财务杠杆比率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Bwembya(2009) 选取了34家不同种类和投资方向的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其研究发现,资本结构与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呈负相关。

总的来说,国外大部分学者较为认同资本结构、偿债能力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量化指标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从定性方面对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二) 国内研究文献

国内学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部财务因素影响偏多,但思路和视角更为宽阔。结合我国的特有国情,其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 资本结构

陆正飞和辛宇(1998)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但成长机会与资产担保价值等对资产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程建伟(2006)发现,负债率越高的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兰功成和戴耀华(2006)以3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这些公司2001年至2004年期间反映资产规模、成长机会、大股东持股、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税盾效应”等共16 个主要财务指标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将得出的主成分再与资本结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盈利能力、资产规模以及成长机会与公司资本结构不显著相关,但运营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兰峰和雷鹏(2008)经分析发现,企业盈利水平、股权结构和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房地产公司负债率处于50%~60%时,其资本结构处于最优状态,公司价值达到最大。李治国(2008)通过对山东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山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资本结构因素主要有资产负债率、长期权益负债。王绍凤等(2012)利用实证回归法研究了我国 A 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司资产结构组合对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www.xing528.com)

2. 企业规模与成长性

汤青(2005)发现,公司资产规模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弱,因为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往往产生更多的管理支出。杜江(2008)研究发现,企业成长保证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随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改善,但净利润增长率高并不见得盈利能力也高;在统计意义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并不一定是改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其认为企业规模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正向作用;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的比例越高,对企业的经营越不利,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负面作用;企业偿债、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比与市盈率越高,越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技术因素

何枫和陈荣(2008)在控制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企业毛利率、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发现企业技术效率状态对盈利性有显著且稳定的积极影响。张文柯和文芳(2009)实证分析了R&D投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 R&D 投资绩效爆发性较好而持久性较差,R&D 投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正向作用力只能持续三年左右,且前两年显著,R&D 投资强度与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在投资后的第一到第二年之间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到第三年则锐减。陈丰和许敏(2010)对盈利能力和 R&D 投入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对 R&D 投入的影响为正且具有滞后性,R&D 投入对盈利能力的正向作用在滞后两期更为显著。

4. 其他因素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内部非财务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孔宁宁、张新民(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盈利能力有显著相关性,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盈利能力越强。张德鹏、陈少霞(2011)研究证实,客户忠诚度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杨远霞和易冰娜(2012)通过对湖南省2000—2009年沪、深两市的A 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湖南省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货币资金比率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但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无形资产比率与盈利能力不显著相关。陈欣(2016)以 2008—2014年中国 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盈利能力的各影响因素,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中间业务、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资产规模、成本收入比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较于国外学者对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虽起步较晚,但可查文献更多,部分国内学者通过研究也认可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一部分学者不仅研究了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财务指标,以及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反映经营状况的指标,更研究了可能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非财务指标,如企业技术效率、顾客忠诚度、研发投入等。综上所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不仅包含可量化的指标,如企业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存货周转率等)、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也包含众多不可量化的指标,如企业声誉、客户忠诚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