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网络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案

物流网络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物流网络系统的设计。数据库应当包括货物运送目的地、运送重物、所订购的产品和订购的数量。一旦模型建立,那么相关的备选网络方案就要在现在的运输量与预计运输量的情况下运行。2)建立表格记录各备选网络试运行的费用,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估。阐述当前网络的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的限制。

物流网络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案

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物流网络系统的设计。设计物流网络要经过下述步骤:收集网络数据;建立数据库与备选方案;计算年运行费用;比较相关方案;拟定详细计划。

1.收集网络数据

(1)收集设施点的信息 当从物流中心收集信息的时候,关键是要收集所有当前设施点的有关信息。研究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决定关、停、并还是继续扩展这些设施。这些信息包括:

1)空间利用程度。确定物流中心的空间利用程度,有助于分析存货能力,同时也能决定设施中还可接受多少存货。

2)布局和设备。列出每处的布局和设备情况,有助于确定启用新设施和扩展旧设施的投资需求。

3)仓库管理程序。了解挑拣、收集和运送程序;了解各仓库的作业方式;了解物流中心的补货是怎样实现的(拉式或是推式)。

4)员工层次。调查各层次员工的基本情况,收集不同层次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情况等。

5)接收量和运送量。了解进出车辆及装卸区的数量,这对于提高设施通过能力非常重要。

6)建筑物建造特征。收集平面面积、净高、柱围、照明等情况。

7)进出交通情况。考察其与主要交通要道的连接情况,以确定是否对运费有所影响。

8)年度操作费用。收集租赁费用、税金、保险费、维护费、能源消费以及其他费用的情况。

9)库存。收集有关库存周转量、补给率、安全存量水平和ABC分析法的信息。

(2)运输系统的信息收集

1)运费等级和折扣。收集所采用的运费等级和费率,以及按承运人或地区的不同可获得的折扣。

2)运输操作程序。了解承运人如何选择特定的运输方式。

3)送货需求。客户的送货需求(要求送达的天数、批量等)。

4)补货重量和体积。从每一个补货点收集典型信息,并计算出一般货物的重量和体积。

2.建立数据库与备选方案

收集信息结束后,就可以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应当包括货物运送目的地、运送重物、所订购的产品和订购的数量。然后就是数据的证实,准备一个总结报告(包括销售量、销售件数和所运重量)进行清理核对,以保证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真实无误。一旦数据被证明真实无误,就可以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分析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各种备选方案的数据来自实地调查、数据库分析和客户服务调查。提出备选方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物流中心的选址。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见表5-1。

表5-1 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

978-7-111-33112-4-Chapter05-11.jpg

应该注意的是,除了物流中心的选址,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以及供应商货物的集运、周转率、是否由供应商直接交货等因素也应考虑。

一旦备选方案被决定以后,就必须马上收集有关运费费率、仓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数据,计算年运行费用。

3.计算年运行费用

(1)计算年运行费用应考虑的因素(www.xing528.com)

1)集中管理费用和订单处理费用。

2)周转和安全库存费用。

3)客户订货方式。

4)仓库之间的转移费用。

5)仓储和交货成本。

(2)确定年运行费用的步骤

1)运行备选网络方案。一旦模型建立,那么相关的备选网络方案就要在现在的运输量与预计运输量的情况下运行。

2)建立表格记录各备选网络试运行的费用,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估。

3)建立表格列明所有费用和服务因素,总结年度总费用和服务因素。

4)进行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以所建模型的一些易波动数据为基础,分析这些易波动数据对整个模型的影响。

5)确定与每个备选方案有关的所有投资费用。比如,新增仓库的费用、扩建的费用或增加仓库设施所需的改建费用等。

4.相关方案的比较

分析比较时,需先确定备选方案的投资,如建造新仓库和添置设备的费用、建筑物整改的费用。此外,还须考虑下列因素:人员安置、生产停顿时间、存货重新安置、电脑系统重置、税收、设备重置和现有土地及建筑物的出售等。以上评估的结果应当与基准投资收益相比较。

完成以上步骤,就要作出备选方案的敏感度分析,以确定方案的稳定性。然后再对客户服务因素及实施难度进行定性分析,以综合比较备选方案。得出结论后,就要制订实施各主要步骤的时间进度表,并且拟定详细计划。

5.拟定详细计划

详细计划应当包括:

1)目的。通常列在计划的介绍部分。

2)建议。一般以实施时间表的形式列出。

3)程序,如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4)当前网络。阐述当前网络的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的限制。

5)备选方案。提出并解释不同的备选方案,包括备选方案的评判标准。

6)模型计算的结果。

7)备选方案评估的结论。

8)支撑数据,包括一些备份的数据,将它们放在报告的附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