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幻象:历史与价值的虚无

资本幻象:历史与价值的虚无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自从来到人间,其扩张逻辑不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触角伸向世界经济的每个角落,造成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幻象。其次,这种资本幻象来源于将利己主义个人存在行为方式的特殊性理解为永恒的世界历史进化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深层本质。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

资本幻象:历史与价值的虚无

资本自从来到人间,其扩张逻辑不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触角伸向世界经济的每个角落,造成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幻象。从近代启蒙运动开始,不少西方学者对资本的解读始终沉浸在资本普遍永恒的意识形态理论教条之中。国内学者张雄指出:“西方近、现代化历史推进过程中生长出的‘普遍永恒资本’的符咒,既是利己主义特殊性的派生产物,也是对康德的历史普遍性寓意的偷梁换柱,更是西方现代性社会长期奉守的假定的普遍性的精神理念。”〔58〕普遍永恒资本作为普遍性精神理念支撑着资本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而成为西方现代性社会利己主义特殊性具有历史进步感召力的逻辑证明和资本普遍永恒意识形态的理论教条,因此形成了“先验规律观”下的“伪”历史普遍性的逻辑预设。

首先,这种资本幻象来源于资本的辉煌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59〕资本以其“普遍有用性”,使得“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60〕。于是,资本的意志被赋予了普遍性的形式,资本的逻辑被描绘成为唯一合乎理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教条。

其次,这种资本幻象来源于将利己主义个人存在行为方式的特殊性理解为永恒的世界历史进化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深层本质。黑格尔认为:“通过辨证的运动,主观的利己主义借助普遍转化为特殊的中介,因此,每个人在为自己获取、生产和享受时,实际上是在为任何其他人的享受而获取和生产。造成这种精神的强制根源于每个人对全体的复杂的相互依赖,它现在将自身向每个人展示为普遍永恒资本。”〔61〕黑格尔绝对理念的如此论证,一是将自我意识理解为能动性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人,这种能动性通过市场交换体系的交互性确认而不是由生产劳动实现的人的本质和自我确认;二是将不同个体的私欲冲动的特殊性理解为可以通过市场中介的产权让渡自为地发展为社会普遍性,在他看来,“特殊性的原则,正是随着它自为地发展为整体而推移到普遍性”〔62〕;三是将社会全部关系的普遍性灵魂理解为交换关系、买卖契约的社会关系,因此资本的普遍永恒观念的存在也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在以资本为中轴的社会,真实的利己主义特殊性总是制造着假定的普遍性与自身相呼应”〔63〕,黑格尔只不过是为建立在个人自由与自利、私有制市场和自由交换基础上的自发经济做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为资本以及资本制度做了辩护人。(www.xing528.com)

同时,这种资本幻象还来源于“先验规律观”的自然秩序。正如梅扎罗斯所说:“所规定的历史规律(不仅是黑格尔而且是整个资产阶级哲学传统描述的)都被迫归咎于一种力量——即维科的‘上帝’、亚当·斯密的‘隐秘的手’、康德的上帝的‘自然的计划’或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诈’——它自我声辩,并将自身的目标强加在人类的意图、欲望、观念和自觉设计之上。”〔64〕似乎资本及其制度的产生,源于自然的必然性,人们不是先创造出资本才有资本制度的产生,它是无数按自己的计划追求各自目标的人们集体无意识的结果。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自然秩序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普遍永恒的自然秩序决定了资本的普遍永恒。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65〕当现实个人的私欲冲动与世俗性的生产创造不再视为历史进步的真实杠杆,而是凝固为资本的普遍永恒法则时;当资本以君临天下的姿态僭越为历史主体,而历史真实的主体却匍匐在资本脚下成为资本拜物教的信徒时,历史与价值的双重虚无化就拉开了序幕。

19世纪末,尼采提醒世人“上帝死了”,要求“重估一切价值”,宣告了虚无主义已粉墨登场。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按照斯宾诺莎规定即否定的逻辑,对神性至高无上的普遍价值的规定与信仰,本身就是对人性世俗生活的差异性的否定与消解,然而,当基督教神学原理所构造的历史普遍性为资本的普遍永恒法则所代替时,失去了内在否定性的肯定,只能使得作为最高的逻格斯中心的唯一实体陷入僵化,没有了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矛盾与辩证运动,历史的普遍性也就成为虚无。人类自由的历史进程被资本的非历史性所消解,现代人已经聆听不到存在的声音了。因为真正的历史存在主体已经被解释为价值,被商品、货币、资本代替并被遮蔽了,真正的历史存在主体遭到了遗忘,存在的本质也被扭曲成自身的非本质,所以存在隐而不彰,真正的伟大之物没落了。诚如海德格尔所说:“那些误以为自己摆脱了虚无主义的人们,也许最深刻地推动了虚无主义的展开。”〔66〕面对资本对历史主体性的僭越,人类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资本,沦为资本的奴隶。这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无根状态,也是人类价值的无意义状态,按照尼采的话说,“无意义状态乃是存在之真理(澄明)的缺失”〔67〕,正是资本的“伪”历史普遍性导致了人类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历史与价值的双重虚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