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策划有效的促销活动?

如何策划有效的促销活动?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销活动是发生在售点的,以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为对象,在某一特定的较短时期内,向特定的地区、特定的行业或消费者,直接施加影响,力争创造和刺激对商品、品牌的需求所实施的活动。促销活动的对象可以是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是中间分销商。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店等的管理层可能对此活动有更大的兴趣。销售会议法,是由制造商的销售代表针对零售商所举办的会议。在实施促销活动以配合广告活动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如何策划有效的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发生在售点的,以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为对象,在某一特定的较短时期内,向特定的地区、特定的行业或消费者,直接施加影响,力争创造和刺激对商品、品牌的需求所实施的活动。促销活动的对象可以是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是中间分销商。

面对消费者的促销方法有很多,可分为 “提供实惠”“竞赛”“减价效果”“形成制度化”等类别。具体来说包括如下的方法。

免费样品试用法:将一定数量的样品发给消费者使用,通过试用,激励消费者了解产品“优点”的方法。产品试用监测法:以提交使用感想等为条件,让消费者试用商品(多为耐用消费品),使其了解商品优点的方法。示范表演法:通过实际操作的现场表演,使消费者了解其商品优点的方法。包装赠送法:原则上是在包装商品时,装进赠送品,使所有购买的人都能获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辅助样品试用法开展。免费赠品法:通常是由制造商提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钥匙扣等,在消费者消费后赠送给他们。自费赠品法:这需要消费者为赠品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价格。制造商通常购买大量的物品作为自费赠品,并以低于零售价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其目的并非由此获利,而是为消费者提供较低成本的便利。容器赠送法:用完商品后容器本身可以继续使用的赠送品,这是使所有购买人都能获得利益的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刺激购买,从竞争者的顾客层中吸引一部分人,以扩大顾客群。付费赠品法:请应征人负担部分赠送品开支的方法。为此要使应征人能确实获得相对高额的赠送品,以刺激购买。而此赠送品的价值必须胜于应征和汇款的劳力、时间,还要同时开展能唤起赠送品魅力的宣传活动,并进行大量的陈列。

另外还有应征抽奖法:通过抽奖,向应征人赠送奖品以促进购买的方法。应征抽奖必须仔细研究大众传媒的支持和适当打折等问题,同时进行商品的大量陈列。当场抽奖法:当场揭晓中奖结果以刺激购买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强烈的“中奖”“空奖”的惊险感,因此具有越是购买次数多,越能刺激挑战欲望的效果。但是由于是否中奖可当场揭晓,主办人没有可控制手段,必须极其慎重地开发抽奖办法。竞赛法:不一定以购买为条件,让消费者以技巧和能力应募参加竞赛或比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媒体广告的补充,提高知名度,或形成话题。如果竞赛必须提供一定的购物证明才能参与的话,就能起到一些激励购买的作用。发放优惠券法:发放优惠券或折扣券,消费者在购买时使用优惠折扣券的折扣率进行购买的促进购买方法。这种方式既有攻击性,又具有防御功能,但需要在设计之初研究其经济效益。因为优惠券的回收率不但与券面的价值有关,还会因分发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所以必须从这两方面考虑其经济效益。优惠券可以印刷在报纸和杂志上,也可以通过邮寄、网络打印、店内派发、消费后赠送、包装内附赠等方式提供。

此外还有现款回扣法,即只要寄上商品购买证明,便可退还部分购买金额,以刺激购买的方法。这种方法原则上属攻防兼用的万能方法。因是折价的办法,应慎重设定回扣金额。试用价格法:把限定数量的商品在出厂阶段进行特别打折,以刺激购买的方法,适用于试买,或成批购买。但是成批购买时,如果不能准确预测销售量扩大的可能性,则有可能使促销误入歧途。优惠加量包装法: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产品的容量,以此刺激购买的方法。如“特别奖金包装”,有时还可激发再一次尝试。特殊事件包装法:为特别的事件,如奥运会新年等,提供特别包装,以刺激消费者的新奇感,从而提高销售量的方法。满额赠送法:当消费者的某产品消费额超过一定的标准后,赠予其一定的试用品或奖品,以达到刺激消费量的作用。集邮刺激法:消费者每次购买商品后,可获得一个印章或小标志,当印章、小标志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获赠奖品,以促进持续购买的方法。会员组织法:使顾客加入特别的会员组织,通过提供优惠,使之成为稳定顾客群的方法。此方法不应作为消极保住顾客的措施,而应作为可靠的“兜销市场”来积极应用。(www.xing528.com)

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方法也较多:对中间商折让,即面对零售商和批发商,通过折扣和优惠激励他们储存、展示或销售产品,包括减价、津贴、提供赠货等方法。合作广告,即在许多合作广告协议中,制造商同意支付零售商在当地刊播广告费用的一半,以支持自己的品牌。但协议也会根据产品类别、零售商广告的价值、制造商投入广告的金额等因素而有很大的不同。同业折价券,是指由零售商和制造商合作发放折价券,允许某品牌在特定时期、特定店铺内适当降低价格。其与制造商的折价券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方式的折价券只限定于特定的零售店兑换。零售商特别喜欢这类折价券,因其有利于他们的竞争;制造商也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能保证零售商给自己的产品以特别的关注,并通过折价券的派发过程,使品牌得到额外的暴露。店头宣传品POP法:其内容可以包括移动陈列品、商品指示标志、店头宣传物,或提供一些挂件、装饰品、箱柜等,开始是提供给零售商作展示用的,后来却常常成为店中的固定物品。经销商装货器法,是指把产品包装在陈列品中,像独轮手推车、货车或其他贵重赠品中,产品卖完,零售商就得到赠品。竞赛:零售商按特定的成绩,如购买量、总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等进行比赛,获胜者将赢得制造商所提供的旅游、高价值奖品。竞赛对独立零售商比对连锁店更有效,因为连锁店经理的酬劳管理更严格。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店等的管理层可能对此活动有更大的兴趣。

另外还有推动费法:制造商为推广产品线中的特定项目,直接付给推销人员酬劳。这是在实施中鼓励推销人员推广某一特定产品,使其获得额外现金奖赏的一种方法。销售会议法,是由制造商的销售代表针对零售商所举办的会议。通常是组织零售总部人员或商品规划经理参加,由其将会议内容转告全体销售人员。销售会议可以是简单的会议,也可以附带旅行和专业的展示。在新产品、新推广、新广告活动上场时,这种形式更为重要。销售人员培训计划法:许多品类的产品在零售阶段需要产品知识丰富的销售人员,他们可以把产品、品牌、型号、功能、促销方案等产品优势为消费者展示得比较到位地展示给消费者。

在实施促销活动以配合广告活动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要明确促销诉求的内容、诉求的要点、促销要达到的目标、工作开展的对象、促销时间区间、促销的具体方法以及促销活动如何与广告活动配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