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大利政策法规解析

意大利政策法规解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加大吸引外来投资者进入,意大利政府针对外国投资者制定了较为宽松的投资政策,规定外来投资者享受本地企业的待遇,例如允许拥有100%的产权。意大利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在外资、贸易政策等方面并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必须按照欧盟统一的经贸规则,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符合本国发展的外资、外贸政策。

意大利政策法规解析

一、对国内投资的政策支持

第一,补贴直接投资和先进技术。2016年,意大利启动了“国家工业4.0计划”,直接对投资和先进技术的投入实施减税补贴,加强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数字科学的教育、培训与应用等。意大利央行也对未来如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供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鼓励企业引入股权投资,提高现代管理技术水平;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强化竞争淘汰机制;引入教育评估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和灵活性;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提高放款质量和放款规模;加快公共管理体系的改革,建立数字基础设施;等等。此外,为了推动成员国的结构性改革,欧盟设立了结构改革资助方案,并在预算中增加结构改革的资金[10]

第二,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意大利拥有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在欧洲国家中较高,其制造业中小企业又占到制造企业的绝大多数。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意大利共有产业集群156个,涵盖人口1 250万;集群内制造业企业21.5万家,占全国制造业企业的40%,其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制造业从业人员200万人,占全国的39.3%;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27.2%[11]。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意大利有较为严格的商业行会管理制度。意大利对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实行半强制性的管理,利用相关法律和规范,严格管理和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其中涉及企业销售与市场、产品策划、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生产等。在意大利中小企业园区中,商业行会能够有效调剂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细分产品生产领域,有效降低恶性竞争。在此过程中,意大利园区内企业与商行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经济不景气时,可以通过协调生产资金互帮互助,以及进行订单调配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负面冲击。

同时,意大利国内各类产业园区都拥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和服务企业的相关组织,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意大利政府也颁布了《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法》,为园区的金融服务提供帮扶。其中,园区所在辖区政府,也会通过建立各类合作银行、互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创新扶持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渠道。

第三,意大利政府还会对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精准支持政策,并制定企业互助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降低外部环境的剧烈波动给中小企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冲击。相关政策规定,园区内员工少于200人的企业,可以享受到精准扶持政策。中小企业在三年内减免相当于投资额20%—25%的税收,用于技术革新、改造设备和提升产品质量的资金可以抵扣税收。另外,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相关优惠政策规定,若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以及为了改善技术出口等作出贡献的,可以享受利润额度30%的税收减免优惠。若为了进行技术创新而增加雇佣劳工的企业,可以享受利润额40%—50%的税收减免优惠。

二、外商投资的政策支持

意大利非常重视外来资本。为了加大吸引外来投资者进入,意大利政府针对外国投资者制定了较为宽松的投资政策,规定外来投资者享受本地企业的待遇,例如允许拥有100%的产权。在意大利的南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只要不违背当地《公司法》以及相应的监管规定,在符合相应资质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当地适度的补贴[12]。意大利对进入其南部地区(即指罗马以南,包括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外资提供财政支持和帮助,方式是对企业进行资金注入。在南部地区新设生产类企业,可以享受10年内免缴企业税的待遇。如果企业将在意大利投资所获利润,再投入南部地区或相关企业,还可以享受部分企业税收减免待遇。由于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资进入能够带动就业,政府为外资提供帮助,有利于这部分企业开展业务并增加就业岗位。例如,在意大利的阿布鲁佐(Abruzzo)地区,外资进入建厂投资,意政府为其提供财政补贴。但是,能够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投资项目主要是企业进行现代化更新升级、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引入新技术等类型的投资。

意大利政府还针对企业从事研发项目提供支持和财政补贴。例如,意大利政府对在托斯卡纳(Toscana)地区进行诸如信息和电信技术相关的新投资项目提供财政补贴等。

欧盟对外来投资的审查较为严苛,在敏感行业如钢铁和汽车等领域禁止外资投入,或者必须获得欧盟的特殊授权。意大利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在外资、贸易政策等方面并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必须按照欧盟统一的经贸规则,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符合本国发展的外资、外贸政策。近几年,由于中国对欧洲投资的不断增加,引起欧盟的警惕,并加大审批难度,收紧审批权限。中国企业德国等欧盟国家进行投资并购等方面的活动,大都因为政治审查不过关,失去最佳投资机会。

三、劳工保护政策

意大利非常重视对劳工的保护,制定了较为严苛的保护制度,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是对劳动者进行了过度保护。赵先进等指出,“员工做出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只要未违背法律,工会就会维护公认的权益,而且除非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企业不能以任何理由辞退长期员工,此举不仅会使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加,也会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13]2014年万宝集团收购ACC集团,虽然亏损严重,但是还是不能按照解聘流程裁员,只能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替代裁员,因为当时意大利的经济发展部和劳工部等都出面进行调查,最终企业只能妥协,避免裁员。

四、对港口发展的政策支持

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海岸线长约7 000千米,分布着大大小小300多个港口。为加快协调区域内港口的协调发展,增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启动区域内港口整合改革,优化区域内港口资源配置。2015年7月,意大利出台了《面向港口和物流体系的国家战略规划》,2016年8月4日通过《地方港务管理局的重组、合理化与简化》法令,即第169号法令(No.169/2016)。这次针对港口的整合改革是自1994年第84号法令后,意大利最大力度的一次港口改革,大幅度调整了港口治理结构,将全国24个地方港务管理局整合为15个(见表9-15)。

意大利港口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地主港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政府对公共行政性质的港务管理局进行区域化整合,形成了区域港务管理局(PSA)[14],其主要职能是履行港务管路局承担的港口规划和港口活动监管等职能,并协调区域内港口之间的发展等。

表9-15 意大利各区域港务管理局及其下辖的主要港口

资料来源: 章强、殷明: 《区域港口协调发展的合作路径——意大利港口群整合的研究与启示》,《中国港口》2018年第12期,第25—27页。(www.xing528.com)

【注释】

[1]赵先进、张晓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第6期,第26—28页。

[2]曹慧: 《意大利政府缘何频繁倒台》,《世界知识》2019年第20期,第50—51页。

[3]曹慧: 《意大利政府缘何频繁倒台》,《世界知识》2019年第20期,第50—51页。

[4]赵先进、张晓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第6期,第26—28页。

[5]2012年欧盟发布的《欧盟运行条约》中规定,欧盟成员国“一般政府负债率不超过60%”。

[6]崔书健: 《踏上“一带一路”的意大利纺织业》,《纺织科学研究》2019年第5期,第26—27页。

[7]《意大利优势产业》,http://ozs.mofcom.gov.cn/article/zojmgx/c/201707/20170702614092.shtml。

[8]马子领、张小盈、李振霄、陈臻: 《液体包装机械发展综述》,《河南科技》2018年第10期,第46—48页。

[9]朱荪远: 《全球营商环境浅析》,《竞争情报》2019年10月,第59—66页。

[10]汤柳: 《悬而未决的意大利预算危机》,《中国金融》2019年第3期,第85—86页。

[11]陈笑天、赵芸芸、念沛豪、王曼: 《意大利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路径与经验》,《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11月4日。

[12]赵先进、张晓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第6期,第26—28页。

[13]赵先进、张晓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第6期,第26—28页。

[14]PSA作为公共机构,禁止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