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大电影作品数量屡创新高,IP系列化成趋势

网络大电影作品数量屡创新高,IP系列化成趋势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底,2017年新增上线网络大电影作品超过1 000部。IP网络大电影在数量及播放量方面均占比较低。面对广大的网络观众,原创IP风险大,但一举成名的机会更值得关注。在网络播放量TOP50的网络大电影中,有16%的作品进行了IP系列化开发。2017年网络大电影精品化的成功案例之一,是由慈文传媒联手爱奇艺共同打造的《哀乐女子天团》。

网络大电影作品数量屡创新高,IP系列化成趋势

网络大电影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首发平台的一类电影,它通常具备电影的容量和结构,时长在60分钟以上。网络大电影概念自2014年由爱奇艺提出以来,以其相较电影而言制作成本低、周期短的特点,版块成长迅速,颇受资本市场影视行业的热捧。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底,2017年新增上线网络大电影作品超过1 000部。经历了2015—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7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获得了稳定发展和品质升级。

在2017年网络播放量TOP50的网络大电影作品中,虽魔幻题材居多,但总体题材仍显广泛,悬疑、喜剧、爱情、动作、推理、青春、军旅等全面开花。位于TOP50榜首的《斗战胜佛》由公共资源IP“孙悟空”的故事改编,观众对原生故事已十分熟悉,故事的准入门槛低;演员选择了具备相当观众基础的陈浩民与林子聪CP,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电影的制作相对精良,其制作成本超出普通网络大电影5倍。《斗战胜佛》在爱奇艺独家上线后,7天点击破5 000万,其后票房分成也直逼院线电影,成为网络大电影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杆。

由于来自市场的规范管理,靠软色情、打擦边球、低俗内容等来吸引观众的做法越来越少见,这直接反映在“剧情类”网络大电影数量的锐减上。2017年的网络大电影作品数量比上一年有所下降,资本热情渐趋回归,但网络大电影数量减少并不代表行业退步,而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规律。

从IP开发来源上来看,原创网络大电影的数量大幅高于IP网络大电影(即由IP作品改编而成的网络大电影)。IP网络大电影在数量及播放量方面均占比较低。其中,书改作品最多,公共IP改编作品其次,漫改作品和书改作品占比最少。

在网络大电影范畴里,IP的授权仍然是不明确甚至是空缺的,而投资小、周期快的网络大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前期往往没有很大的费用去购买IP,因此“蹭IP”的现象曾被广为诟病。越来越多的“蹭IP”影片不再能使观众感到新鲜有趣,反而让观众逐渐产生了对套路的厌恶。

对于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方来说,原创反而是较低成本的操作方式。原创网络大电影不像IP网络大电影自带话题和流量,开发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也刚好符合了网络大电影的创新属性,网络大电影本就该是一块试验田,是新的电影题材及内容的练兵场。面对广大的网络观众,原创IP风险大,但一举成名的机会更值得关注。

例如,原创网络大电影《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就是一部结合了西方科幻与东方玄幻的影片,电影故事不仅有对未知超自然事件的解读,更有科幻式的特工故事内核,还涉及中国古老的玄幻文化。此类题材可能很难在院线上映,但作为网络大电影却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毋庸置疑,影视产品IP化的积极意义是巨大的,原创网络大电影的“IP”化为网络大电影产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也给予了网络大电影作品更大的发挥空间。

网络大电影的系列化开发,对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渠道价值、投资成本、制作水平及人才团队等相关资源的配套要求较高;但是网络大电影IP化却常常通过作品系列化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内容的系列开发在保持IP风格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故事内容深度的多重突破。精品网络大电影的系列化开发还可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延续之前作品的流量、口碑和社交热度,产品的内容矩阵可以形成更为集中的内容共振效果,帮助后续作品快速高效地获得市场的认可。

例如,系列网络大电影《魔游纪1:盘古之心》与《魔游纪2:异乡奇遇》,其播放量分别位于2017网络大电影播放量排名的第3位与第13位,两部影片共创下近亿的播放量,成绩斐然。其制作团队依靠作品积累起来的热度,迅速打造系列节目,实现作品IP化,将网络大电影的内容价值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网络大电影作品“短命”的魔咒。

在网络播放量TOP50的网络大电影中,有16%的作品进行了IP系列化开发。随着网络大电影的逐步IP化,那些在网络大电影快速生长期被贴上去的负面标签,如“制作粗糙”“跟风蹭IP”“擦边球无底线”等,也有望被逐步撕掉。

随着内容市场升级加速,有越来越多传统的影视公司,包括华谊兄弟、慈文影视等,都开始进入网络大电影的内容市场中。除此之外,几大网络视频平台的网络大电影合作、参与、审查、分账等策略也一直处于调整、进化中,加之国家广电政策管制所带来的内容净化,种种压力使得网络大电影的精品化发展之路成为必然。

网络大电影本质上仍是电影,只是在播放介质上做了更多的细分。电影作为富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艺术形式,既具备文化属性又拥有商业价值,电影的内容与品质是使得自身实现双重价值的关键。网络大电影制作方对内容品质的追求,是网络大电影精品化的核心动力。

2017年网络大电影精品化的成功案例之一,是由慈文传媒联手爱奇艺共同打造的《哀乐女子天团》。该电影不但实现了高播放量,而且也已拿到龙标,收获了观众对影片的大量正面评价。

另一部需要提到的精品网络大电影是《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该电影作为首部动画网络大电影,在原有热门IP的基础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加上良好的品质保证,最终收获了业内、用户、投资方的多方赞誉。该影片上线首日8小时播放量突破800万,上线3天突破2 000万大关,并收获了不俗的口碑。

网络大电影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短板。网络大电影过强的短期变现需求,使得创作者常难平心静气地精心打磨内容,而是期待可以通过不同手段来赚取点击量。因此,选取博人眼球、打擦边球的题材,期冀内容获得“病毒式”传播等现象,在网络大电影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曾屡见不鲜。

与动辄千万的播放量相比,网络大电影的负面口碑与寥寥无几的评论至今仍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短板,原创IP网络大电影流量TOP3的豆瓣平均分为3.9分,公共IP网络大电影流量TOP3的豆瓣平均分为3.0分,IP改编网络大电影流量TOP3的豆瓣评分为5.2分。

在以上三类IP网络大电影中,IP改编网络大电影因为有故事与粉丝基础,豆瓣的平均分相对较高,但是也仅达到所谓的院线“烂片”成绩。在网络大电影快速生长的初期,大部分网络大电影给网友留下了负面印象,导致当前网友还是以网络电影“比较low(低端)”的基调来进行评价,对某些优秀的网络大电影也不屑一顾,甚至进行恶意攻击。(www.xing528.com)

近年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网剧、网络大电影等网生内容的监管渐趋严格,加之爱奇艺、优酷等网络视频平台也在频繁开展自查清理,一系列的规范调整已使得一些网络大电影制作团队淘汰出局。随着市场的不断净化与进化,网络大电影精品化已是大势所趋。

在早期,为吸引观众点击观看,网络大电影多选择院线电影难以涉及的僵尸、软色情、暴力等易“踩红线”的主题。在经历政策管制之后,这些题材纷纷下架,但依旧有不少网络大电影作品以投机取巧“蹭IP”的方式骗取点击量,如之前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上映前后,网上便出现了《美人鱼前传》《人鱼校花》等多部类似内容的网络大电影上线;在《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前后,全网有20多部不同的有关“潘金莲”的网络大电影出现。

2017年,网络大电影市场中依旧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如《战刀屠狼》,这部影片与《战狼2》在剧情上没有任何关联,但其名称不仅与《战狼》相似,并且也在《战狼2》上映前上线,就曾被观众质疑有借东风、“蹭IP”的嫌疑。

更有甚者,网络大电影《战狼2017》在2016年2月就已经上线过一次,原名叫《唐人街命案》,蹭了“唐人街探案”的IP,然后在2017年9月,改名为《战狼2017》重新上线,继续蹭“战狼2”的IP。一片改名二卖,更是进一步拉低了行业的底线。

目前来看,网络大电影的健康调整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蹭IP”现象绝不会是内容发展的长久之计,更可能使得一个内容版块遭到市场的拒绝。大同小异、盲目跟风的做法必然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唯有不断创新、精耕内容品质,才可能最终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内容版块生存环境

网络大电影自诞生起便成为监管盲区,制作方为了追求高点击率,蹭IP、暴力、软色情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早期给大家带来的低俗不堪的印象,网络大电影一直被观众冠以“low”的标签。随着网络大电影的迅猛发展,网络大电影不仅受到了资本热捧,同时监管部门对网络大电影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行,各大视频平台相继推出了新的网络大电影审核标准。

3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让网络大电影制作公司有所警醒。

6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强调线上线下统一标准,未通过审查的电影不得作为网络大电影在线上播出,多部热门网络大电影被下架。

6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对网络大电影方拍摄低俗内容的不良风气进行抑制。

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击低俗的有不正确导向的网络大电影作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促进网大市场健康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各大政策及各个平台的审核中,拍出正能量、健康、符合市场要求的精品网络大电影,已经成为各网络大电影片方的重中之重。

网络大电影版块为IP运营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环境。首先,网络大电影可以为影视爆款IP跟补、延长热度。《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是超级网络短视频节目《陈翔六点半》的IP延伸,在《陈翔六点半》已经拥有高达五千多万粉丝、塑造了两年优质口碑的基础上,其首部网络大电影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观看。

网络大电影可以提供动漫真人化的前测形式。对于原作的粉丝们来说,动漫作品的真人化常常面临是否会破坏原作质感的风险,二次元粉丝对动漫作品改编的期许极高,因此漫改作品是风险比较大的尝试。此时,低成本的网络大电影可以作为漫改作品的前测,提前收集粉丝的反馈。

网络大电影也便于以较低成本触达游戏、动漫、连续剧等不同粉丝圈层。根据经典网络小说《佣兵的战争》改编的网络大电影《佣兵的战争》,作为军旅题材影片,辅以高制作、精剧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原著粉的认可,并引发了军事迷圈层的关注。

作为大制作的铺设,网络大电影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故事线内容产制。网络小说《御天神帝》的网文点击量高达1亿,粉丝活跃数最高达每月1 200万之多,稳居2015年百度小说人气榜榜首。对篇幅庞大的原著作品进行影视转制,必然是周期漫长的大制作,而网络大电影则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阶段性的故事线内容产制,为日后的大制作做铺垫。

原创网络大电影对IP的贡献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以网络大电影形式形成IP,并持续打造IP系列产品,如2017年的爆款网络大电影《斗战胜佛》,其续集《斗战胜佛2》的主创团队全面升级,主演更是集结了流量明星;又如魔幻动作喜剧《降龙大师》,在爱奇艺上线一周即突破3 000万点击量,制作方表示接下来还会继续拍摄《降龙大师2》,在资金、项目筹备、服化道以及后期特效等方面都会有所升级。

其二是由网络大电影作品奠定IP基础,并延伸至其他的内容生产类型。如贺岁励志喜剧网络大电影《缞神契约》,自上线即快速收获千万的播放量,此外,片方还发布了由主演林爽演唱的片尾曲MV《爱情左转》,以歌曲诠释了影片故事;再如优酷网络大电影《西河口秘闻》,后续主创团队计划将此IP打造成为每季三集、每集60分钟的“三集片”系列,并且优酷大数据团队对该作品观看人群画像进行精准分析,便于后期持续的内容价值开发。

在2017年,网络大电影在IP原创及运营中,致力于打造出更加精细化的优质作品,并有少数作品能够延伸至其他的内容生产类型。网络大电影的IP运营,无疑将会拓宽IP内容的价值边界,同时,文娱产业IP内容运营的巨大影响力,也将不断反哺网络电影的精品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