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发展的历史回顾

生态环境发展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河湾原属靖边县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调整建置中划出。西汉时,有大量的移民屯垦戍边,此举对县域生态环境并未造成根本性破坏。这说明当时陕甘一带已遭一定的破坏,而本县域北部生态良好。余子俊戍边,修筑长城,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战乱后,本县居民不足两万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生态环境发展的历史回顾

靖边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山川秀美——人为破坏——自然恢复衍生——人为再破坏——荒山秃岭生态恶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基本出现天蓝、地绿、水清这样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

从近代及当代考古发现,距本县仅数公里的大河湾即有史前人类活动。大河湾原属靖边县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调整建置中划出。大河湾遗址属无定河流域,距今10~7万年。这些史前人类已开始用火,将石器用于狩猎、生产中。由此可证明,靖边县境很早以前便得到开发。

五六千年以前,靖边县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地,成群的野生动物在林草间出没。这里宜渔宜猎,宜农宜牧,是原始人类理想的生存繁衍之地。据近年来文物普查,县境有多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学术界一些学者专家甚至认为,黄帝部落发祥于陕甘高原。他们在这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后来渡过黄河,逐步向东迁徙,发展到河南、河北,然后融合了炎帝蚩尤集团,实现了上古时期三大部落集团的融合,奠定了华夏一统的国家基础。靖边县域在这块区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周之际,县域的鬼方曾以畜牧业为主,也经营一些原始农业。周代,代之而起的是猃狁,同样也以畜牧业为主。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广,力量十分强大,曾一度成为商周王朝北边的劲敌,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良好的生态环境、广阔的森林草地,自然是他们赖以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基础。1993年版《靖边县志》记载:“县域北部地属鄂尔多斯地区,地势平坦,且湖泊海子)广布,是理想的游牧地方。猃狁等少数民族充分利用这一地理特点,以畜牧为业。靖边县域北部当时属森林草原。南部由于丘陵连接,沟壑纵横,为森林地带。”

春秋战国时代,靖边仍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出于战国人之手的《尚书·禹贡篇》中有“既修大原”之句。这个大原所在,顾炎武《日知录·三》中说,在今陕北毗邻的陇东。以大原为名,当是形容原的广大,绝不是目前所见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禹贡篇》讲雍州的地理是“原隰底绩”,今陕甘两省大部分为雍州之域。这里的隰指原下湿地,即川地。绩,指治理。全句是说原上原下的地都得到治理。

秦代,修直道,筑长城十字交汇穿县域而过,浩大的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西汉时,有大量的移民屯垦戍边,此举对县域生态环境并未造成根本性破坏。西汉以后,过度的开发,使植被破坏,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河水变得浑浊了,所以《汉书》中称河水为黄河。尽管如此,当时靖边县域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好的。黄土高原原隰相望,大体上还是一片平缓的面貌,东汉的虞诩说,安定、北地、上郡“沃野千里,谷稼殷积”。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尽陷戎狄,郡县俱废”。羌、氐、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先后登上陕北高原,轮流坐庄。尽管他们大部分演化为定居的农耕生活了,而且人口规模不是很大,仍保留一部分畜牧经济,对于土地的需求相对较小,陕北一部分农耕地又恢复为草地,林草植被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本县统万城一带,在十六国时期原是水草丰美之地。赫连勃勃被这里的形胜所倾倒,赞叹说:“美哉! 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马岭在今甘肃庆阳环县之间,大河指今内蒙古河套的黄河。在黄河与马领之间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于是他决定在这里修筑都城,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统万城。这说明当时陕甘一带已遭一定的破坏,而本县域北部生态良好。统万城隆墩之内,有松木作“钢筋”遗迹,证明县域曾有常绿树种生长。在筑统万城时“采文梓于邓林”,说明建造时林木破坏是很大的。北魏灭大夏。唐代改统万城为夏州。由于居民增多,气候恶化,环境失调,统万城边已是“堆沙及城堞。”清流变为浊水,溪流变为无定河。

隋唐两代,县域之内是安置内迁的党项、吐谷浑等游牧民族的主要地区。党项居地以夏州和银州(今靖边、横山)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是以后的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发祥地。而吐谷浑则在浑川河(今杏河)和窟野河两岸定居。这些内迁的游牧民族长于畜牧,不娴农事,虽逐渐改牧为农,但彻底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亦农亦牧。所以隋至唐中叶以前,白于山南北仍有大片草地、森林。唐中叶以后,县域生态环境才逐渐恶化。宋与西夏对峙时期,由于双方长期的拉锯争夺与防御屯守,势必消耗大量的环境资源,加剧了环境恶化。宋代,统万城已在荒漠之中,成为“百雉之城”,处于一片荒凉景象,宋王朝不得下令毁城。统万城至此被毛乌素沙地所吞噬,无人问津。

明代初期,明王朝与鞑靼人争雄对峙,为防鞑靼人南侵,每到秋末冬初,便命人放火烧荒,少许植被被付之一炬。加上后来明王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万历四十八(1573)年,屯兵人数达8625 人。余子俊戍边,修筑长城,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清代初年,居民实行“易塍而作”的倒山种地方式,使黄土母质遭到连续剥蚀,水土流失严重。北部在清康熙年间,由于长城内外战事消弭,民族隔阂消除,汉蒙居民共同上书请求开发过去规定不准蒙人牧马,汉人耕种的长城以外30 千米苫边地,获准后,长城之南居民纷纷越过长城,租种蒙人土地。光绪年间越长城人数达8372 人,种地18800 公顷。此时的县域长城北部,据光绪本《靖边县志》载“县北九十里,盖沙漠。”清同治六年(1867)回民军入靖,大肆烧杀掳掠,使林木被砍伐,房屋被烧毁,造成赤地千里。战乱后,本县居民不足两万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变化无常,十年九旱,灾荒不断,灾后居民掘食草根,剥食树皮,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当时土地瘠薄,夏日飞霜,冬春风狂,连日不息,沙尘暴来时尘埃蔽日,已是“对面闻声不见人,白天屋内点油灯。”居民从“一株残柳喜春事,两箔颓篱共夕阳”苍凉与“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远看近却无”的荒芜一路走来。县域北部民种田沙埋禾苗,需种两三次才能捉苗。(www.xing528.com)

为了生存之需,居民在住宅旁、道路旁、农田旁、河道旁栽植杨柳,张家畔、海则滩一带树木葱茏,出现“鹳海绿云”盛景。鹳为水鸟,海为小湖泊,众多的小湖泊,加上岸边田边杨柳排列,吸引鹳鸟前来栖息。王渠则一带则由于居民植树较多,每到秋天,万树迎霜,树叶呈现丹色,被列为“西涧丹林”。以上两处皆以林木为题,与其他处六景合为“靖边八景”。然而从全县考察,本县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本县生态环境威胁最大是沙地。沙漠是在干旱条件下,气候变化急剧,降水稀少,蒸发加剧,植被减少的环境下形成的。毛乌素沙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乌审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南乌审旗与陕北榆林一带。东起神木县,南越长城,西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至鄂尔多斯中部。总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沙丘形状呈新月形,沙丘链高4 米~6 米,最高可达15 米。由于南部植被破坏,沙丘每年向南移动约3 米~5 米。

靖边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县北部宁条梁、东坑、张家畔、红墩界、黄蒿界、海则滩、杨桥畔等镇(街道办)为荒沙覆盖,中部王渠则、席麻湾、镇靖、小河等镇风沙严重侵蚀。由耕作粗放,超载过牧等原因,山梁光秃,水流浑浊。全县林木覆盖率仅为0.5%。

从20 世纪50年开始,在共产党领导下,本县为改变生态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征山治水活动。50年代,植树造林以小块林,零星树木为主,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国营,集体造林为主,主要形式是组织居民开展大会战,并且开始向荒山荒沙进军。

进入80年代,全县将“五荒地”一次划拨到户,居民又一次出现造林热潮。

由于全县农业实行实产责任制,加之国家对植树造林投资加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林业工程建设,使靖边生态建设又迎来一个和风浩荡的春天。

21 世纪伊始,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陕北视察,提出“退耕还林”指示,全县将一些坡度较大的农耕地退下来植造林木。

本县生态建设年年不停,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16年,全县林业用地313960.79 公顷,林业建设工程初步形成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中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和南部水土保持林体系。林木覆盖率达到3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