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庄总体布局优化的主要做法

村庄总体布局优化的主要做法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外主要做法随着全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逐渐突出,国外开展了对村庄布局优化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一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集中”模式下的村庄布局最典型的特点是形成了居住区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典型配套的空间结构。自然村从28.9万个减少到2.03万个中心村和3.11万个基层村,人均用地从172平方米下降到98.3平方米,村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

村庄总体布局优化的主要做法

(一)国外主要做法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逐渐突出,国外开展了对村庄布局优化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日本在国内资源短缺的限制性条件下,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根据各地区独特的产业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25年的时间里村庄数量减少了近70%,形成了地区性的村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对其村镇施行以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振兴为主的综合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差距,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新村运动”,对原有村庄进行土地整理、拓宽农村道路等生产性建设,村庄形成了新的分布格局。韩国将村庄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新村型,即建设新的村庄;合村型,即将规模小且布局分散的村庄合并到条件好的村庄内;改造型,即对原有村庄进行内部挖潜。这一举措有效地改变了村庄的结构,将村庄建设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了其农业现代化之路。

德国对村庄进行了积极的整顿,提出了更新村庄的模式,即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更新改造原有的破旧住宅,修缮和完善原有的交通道路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处理空置的村庄,提高村庄的环境和生活水平。这一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英国在二战后也开始注重农村的发展,提出了建设中心村的振兴模式,以此来吸引住房、工商业以及基础设施向中心村靠拢,改善了日益减少的农村人口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为对村庄规模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划定村庄发展区和禁止占用区,对村庄用地进行了合理利用,提高了集约度。

印度提出了村庄综合开发的模式,主要方式为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大力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冗余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快对农村基本设施的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状况,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基础和条件。

(二)国内主要做法

我国的村庄布局优化模式仍处于理论研究探索阶段,本书通过研究现有城镇模式,以及个别地区开展的村庄布局优化实践模式,寻求经验借鉴。

1.“三集中”模式

“三集中”模式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该模式于1985年由上海市土地局提出,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村镇建设发展和用地矛盾。该模式在上海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集中”模式要求村庄采用城镇化发展模式。其总体思路是通过工业的集聚带动园区周边居住社区的发展,使原本分散的村镇居住用地在园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步趋于集中。这种布局模式要求根据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在镇区和农村地区建设不同规模等级、不同服务职能的居住社区。城镇居住社区主要容纳在镇区周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居住,并根据社区界别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农村居住社区选择部分村庄改造建设而成,主要容纳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居住,提供现代化农业服务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服务。就学及医疗保障等社会服务设施则统一在镇区配备。(www.xing528.com)

“三集中”模式下的村庄布局最典型的特点是形成了居住区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典型配套的空间结构。人口的集聚与工业园区在规模以及空间分布上协调,农村居住社区布局与农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情况相适应。新型村庄模式下,村庄除具有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开始涌现休闲、社交、居住、工作等新功能,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与城市的接轨。

2.“大分散、小集中”模式

“大分散、小集中”是强调村庄应适度聚集,多元化发展的模式。

村庄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与城市不同的生活条件,但拥有等值的生活质量。农村集中居住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但由于开发成本、土地制度、农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过度城市化的集中居住并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因此,对极为均质分散的村庄,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迁并集聚方法。“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区布局模式对区域范围内村庄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其他实践模式

除了经济作用下自发性的村庄集聚,我国个别地区也出现了很多案例模式。

苏南模式”:通过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两区”划定,即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解决了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自然村从28.9万个减少到2.03万个中心村和3.11万个基层村,人均用地从172平方米下降到98.3平方米,村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

“上海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推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村庄迁移方案,将上海市远郊的村落集中靠近公路发展。这种布局由于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可以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这种有组织的迁移,不同于现阶段村庄选址沿着公路的无序发展。该模式对远离郊区、交通发展落后的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温州模式”:针对村庄小而分散的现状,提出了村庄撤并的部署,并明确了合并的数量和目标。

以上模式属于规划引导下的村庄集聚,实践中还有诸如突发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农村移民并村安置,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拆迁(如三峡库区拆迁工程),实现了村庄集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