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问题与本书结构简介

研究问题与本书结构简介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以上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本书共由6部分组成:绪论。第4章,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水平信任的特殊化困境与建构策略。但由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构建企业组织普遍信任关系的过程比较困难。本章首先对全书研究进行了总结,其次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角度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文化自觉困境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建构起现代城市社会所需要的普遍信任和制度信任的重要因素。

研究问题与本书结构简介

本书主要以Z市L公司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个案,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出发,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组织垂直信任、组织水平信任和组织制度信任三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中的信任困境、行动选择和建构方式进行了探讨。由此涉及的具体问题如下:

1.新生代农民工对不同层级的企业管理者的信任状况如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其背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特定的企业组织垂直信任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些行动对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2.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中的水平信任状况如何?呈现出什么样的信任特征?其背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特定的企业组织水平信任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式?这些行动对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会有什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中的陌生人能否信任?如果不信任,能否转化为信任关系?如何转化?

3.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组织制度信任有什么意义?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制度信任状况如何?其背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特定的企业组织制度信任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些行动对企业组织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组织制度信任?

在以上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本书共由6部分组成:

绪论。本章主要说明本研究的缘起、主要研究问题、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对调查研究点和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对信任与组织信任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首先,对国内外信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主要对信任的概念、信任的类型以及信任产生的基础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国内外的组织信任问题研究进行概括和梳理,包括对组织信任的概念、组织信任的影响因素和组织信任的后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第3章,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垂直信任的层级特征及其行动选择。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的垂直信任主要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状况。本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垂直信任具有“非均衡性”分层结构特征,并从企业体制、文化因素、日常交往和自身形象四个方面对导致这种信任结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当自身权益受损而不信任企业基层管理者时,新生代农民工可能选择的行动类型。调查发现公司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会选择沉默;部分选择了个体的日常抗争;而集体性行动则几乎没有。再次,探讨了企业组织垂直信任的非均衡性可能导致的风险,最后提出员工企业参与有助于理顺企业基层管理者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基层管理者的信任感。

第4章,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水平信任的特殊化困境与建构策略。本书中的组织水平信任是从组织内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理解的,对组织内关系较近的人的信任可以称为组织特殊信任,而对组织内关系较远的人的信任则可称为组织普遍信任,因此,组织水平信任包括对组织内所有人员的信任,既包括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也包含对普通工友的信任。本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组织水平信任呈现出特殊化困境。这种特殊化信任困境既源自企业组织特殊信任的拉力,也源自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陌生人不信任的推力。企业组织人际信任特殊化使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网络具有封闭性和排斥性,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与融入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自身的更好发展,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会构建企业组织普遍信任关系。但由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构建企业组织普遍信任关系的过程比较困难。

第5章,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制度信任的困境与生产。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制度信任是一种非人际信任,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组织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信任状况。本部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企业加班制度为案例,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制度信任状况。首先探讨了L公司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加班制度信任的困境、形成机制与加班选择的类型。其次探讨了Z公司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加班制度信任生产的经验、内在逻辑以及Z公司新生代农民工对加班制度信任的隐蔽性问题。

第6章,结语部分,主要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视角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信任的困境与重构。本章首先对全书研究进行了总结,其次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角度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文化自觉困境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建构起现代城市社会所需要的普遍信任和制度信任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与对城市文化的认同,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普遍信任和制度信任,企业与政府可以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主体性的提高、合法权益的保护、文化素质的提高、企业组织建设、企业信任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注释】

[1]曾贱吉.企业员工组织信任前因、效应及其作用[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2010:1.

[2]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

[3]别慌——珠三角年用工报告[N].南方都市报,2010年3月1日.

[4]李贵成.社会排斥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13(2).

[5]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美]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M].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67.

[7]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2).(www.xing528.com)

[8]卢国显.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3).

[9]曹志刚,孟芳萍.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婚嫁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9).

[10]才凤伟.乡村社会网络:“原生”和“再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网络构型[J].中国青年研究,2016(7).

[11]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12]杨发祥,周贤润.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认同——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7.

[14]刘爱玉,刘明利.城市融入、组织信任与农民工的社会信任——以对纺织服装业农民工的调查为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5]张连德.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的生成原因与对策探讨——基于皖北D县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0(5).

[16]雷开春,张文宏.城市新移民的社会信任及其与社会交往的关系剖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6).

[17]周霞.论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信任结构的同构性——以成都市大丰镇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8]刘茜,杜海峰.社会资本对农民工信任流入地政府的影响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

[19]唐斌.农民工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提升对策探讨——基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的调查[J].理论导刊,2014(4).

[20]唐兴军,王可园.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困境探析——基于信任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1]张连德.信任视角下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生成逻辑及其影响——基于对沈阳市S社区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

[23]周璐.社会研究方法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16.

[24]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5]Sprenger,R.“信任”——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谈优化企业管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