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未来交通需求预测:2021-2025五年规划

我国未来交通需求预测:2021-2025五年规划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社会货物运输需求总量分别采用 3 种方式进行预测,即直接预测、地区需求预测和分方式分别预测。公路客运虽然受到了高铁客运的冲击,但由于公路运输较为灵活,可重新布局调整客运班线,与铁路运输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与高铁、航空的合理接驳,获得“门到门”的增值,另外,可加快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以扭转公路运输份额下滑的局势。

我国未来交通需求预测:2021-2025五年规划

1. 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的预测

全社会旅客运输需求总量分别采用 4 种方式进行预测,即直接预测、地区需求预测、分方式预测和人均旅行次数预测。其中,直接预测、地区预测和分方式预测方法与货物运输需求总量预测方法类似,但客运需求指标主要受人均GDP和人口总数的影响,因此,回归模型是根据全社会客运量与人均GDP和人口总数的相关性建立的;人均旅行次数法是根据我国目前的人员流动情况,预测未来人均出行次数和人均旅行距离,据此,推算全社会旅客运输需求总量。

全社会货物运输需求总量分别采用 3 种方式进行预测,即直接预测、地区需求预测和分方式分别预测。其中,直接预测是根据全社会货运量与GDP、综合运输线路里程相关性,通过一元回归模型、二元回归模型和弹性系数三种方法进行预测;地区预测是根据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区域GDP和交通运输量历史数据,利用一元回归模型预测未来运输需求量,据此预测全社会货运需求总量;分方式分别预测是按照铁路、公路、水运、管道、民航五种运输方式分别预测每种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据此,预测全社会货运需求总量。

2. 各种运输方式运量需求预测(www.xing528.com)

(1)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需求预测。各种运输方式以其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在不同距离范围内的运输市场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吸引和完成了不同比例的旅客运输量。民航在旅行距离超过1 000 km的长途旅客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铁路主要承担了200 km以上的中长途旅客运输,而随着高铁线网的不断完善,许多原本以公路运输为主导的短途客运市场也被铁路抢占,使得公路客运受到严重冲击。预计未来运输市场中航空客运以其绝对的速度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长途客流,其市场份额将会提高。铁路以其安全、舒适和低成本的优势在中程旅客运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和高速铁路的发展,其短途城际客运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旅客的平均运距将有所缩短。公路客运虽然受到了高铁客运的冲击,但由于公路运输较为灵活,可重新布局调整客运班线,与铁路运输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与高铁、航空的合理接驳,获得“门到门”的增值,另外,可加快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以扭转公路运输份额下滑的局势。

(2)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需求预测。在货物运输市场中铁路以其长距离、大能力和低成本的优势主要承担了大宗物资和长途货物的运输,而公路以其方便、快捷的门到门运输在短途货运市场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水运主要是内河、沿海和远洋大宗货物运输,航空主要运送轻质、高值,距离远而时效性强的货物。多年来,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量比例基本保持稳定,2019年,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5 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在全社会总运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9.18%、72.99%、15.87%、0.02%和1.93%,货运周转量份额分别为15.09%,29.92%,52.17%,0.13%,2.69%。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特点及其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预计未来,公路货运将继续保持在运输市场中的骨干地位,继续在短途货运市场中发挥优势;铁路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之以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交通政策对铁路的支持,铁路发展速度将会继续加快,运输市场份额将稳步回升;水运将保持稳步发展,其市场份额基本稳定;航空货运所占份额虽小,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轻质、高值货物运输需求的快速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