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结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

总结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许多论者曾讨论过弗里德曼方法论与科学实证主义的关系。当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们阅读弗里德曼这篇方法论论文的困难,还来自翻译方面。那么就能明确弗里德曼所指的是理论的一个逻辑结构,这个结构由“前提”和“推论”组成。虽然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方法论观点业已成为经济研究中的主流,但是我们将看到,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以此为基石进行经济学研究。

总结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如今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已经被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接受,即经济学理论需要通过对理论中推论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有效性。这个观点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并不是非常独特。有许多论者曾讨论过弗里德曼方法论与科学实证主义的关系。[32]但是,让人觉得非常意外的是,弗里德曼对建构理论假说的前提,提出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主张,即“理论越重要,假设前提越不现实”。从作用上来说,这个观点无疑强化了之前的观点,即由验证假说推论来证明理论有效性。在对这个观点的论证上,弗里德曼显得非常不严谨,他认为,在这个观点中,现实指的是一种“描述性的现实”,他似乎并没有完全否定假设前提和现实的关系,但是在之后的例证中,他所使用的“仿佛法”三类比,却明显让人感觉到,他的目的就是要割裂假设前提与现实的关系。至少,读者会感觉到,理论工作者在建构假说前提的时候,不需要太计较是否前提是现实的。我们通常认为,确立一个正确的假设前提,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就会得出正确的推论,这样就产生了一套正确的理论。但是弗里德曼显然让人们觉得,没必要那么做。但是,如果不那么做,我们又如何建立假说前提呢?面对这个问题,弗里德曼只是说:

人们构造假说的过程从来都不会从零开始。所谓的最初阶段,其本身总要涉及对一系列以前提出的、以实际观察为依据的假说进行的比较。如果这些推论之间相互抵触,那么这将促使人们构造新假说或修改旧假说。[33]

弗里德曼相信所有理论工作者都不会从零开始,但是这只是他这个时代理论家所处的情况,对于那些从零开始的理论家,他们却必须面对现实,而他们提出的假说,与现实必然是休戚相关的。

我想,或许弗里德曼会反对我在这里对他思想的批评。确实,他可以进行反驳,因为他这篇文章并没有反对理论假说建构具有重要性这样的观点,也不反对理论假说需要有现实性,至少在文字上,他从来都没有这么明确表达。他总是在含糊其辞,这是他狡黠的地方。但是,他所举出的例证,却极大地偏离了他用文字明确表达的观点。李和平先生曾婉转地指出,“弗里德曼的论文不适合进行纯粹的科学哲学分析”。[34]我们可以看到,弗里德曼的论证是粗糙的,他没有经过严格的哲学或者形而上学训练。他对方法论的看法,完全来自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当然这些也是非常宝贵的,只是在成文的时候,合格的方法论研究者会把这些经验体会理论化。方法论本身不是经验总结,作为科学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非常严密的。

当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们阅读弗里德曼这篇方法论论文的困难,还来自翻译方面。比如,现有译文的译者,把“assumptyon”翻译成“假设”,把“ymplycatyon”翻译成“含义”,使得读者无法明确弗里德曼所指的是一个理论结构。如果把“assumptyon”翻译成“前提”,把“ymplycatyon”翻译成“推论”。那么就能明确弗里德曼所指的是理论的一个逻辑结构,这个结构由“前提”和“推论”组成。

虽然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方法论观点业已成为经济研究中的主流,但是我们将看到,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以此为基石进行经济学研究。之后我们所讨论的奥地利经济学的方法,就与此完全不同。

【注释】

[1]李和平.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22.

[2]谢作诗,等.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缘起、内容及再解读[J].世界经济,2007,(12):64-65.

[3]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394.

[4]Fryedman,M.Essaysin Positive Economics[M].Chycahoand London:The Unyversytyof Chycaho Press,1953:7.

[5]Fryedman,M.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M].Chycaho and London:The Unyversyty of Chycaho Press,1953:7.

[6]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5.

[7]对于essence的含义,《蓝登书屋未删节版词典》的第一个条目就指出,它是一种事物的不变本质(nature)。参看Random House Compact Unabrydhed Dyctyonary,New York:Random House,1996:662.

[8]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6.

[9]Fryedman,M.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M].Chycaho and London:The Unyversyty of Chycaho Press,1953:11.

[10]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0.

[11]Fryedman,M.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M].Chycaho and London:The Unyversyty of Chycaho Press,1953:13-14.

[1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2.

[13]陈珂.弗里德曼的“仿佛法”与经济学的性质[J].经济论坛,2004,(20):143.也可参见2001年《弗里德曼文粹》中的译文,但是该书译者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个论证的特殊性,没有把“as yf”都翻译成“仿佛”。注意到这个修辞问题,无论是将它翻译成“仿佛”还是“好像”,都会为思考弗里德曼的论证过程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角。

[14]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6.(www.xing528.com)

[15]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3.

[16]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3.

[17]Fryedman,M.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M].Chycaho and London:The Unyversyty of Chycaho Press,1953:7.“substantyve”这个词本身就有与现实本质有关的含义,可以参见Random House Compact Unabrydhed Dyctyonary相关词条

[18]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2.

[19]沃格林.革命与新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7-239.

[20]李和平.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24.

[21]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5-136.

[2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6-137.

[23]李和平.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24.

[24]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7.

[25]谢作诗,等.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缘起、内容及再解读[J].世界经济,2007,(12):64.

[26]尹伯成,等.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45.

[27]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5.

[28]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29]尹伯成,等.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9.

[30]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1.

[31]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46.

[32]如赵宇彤(2005)、马涛和张洋(2009)的研究等。

[33]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9.

[34]李和平.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