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青少年为气候行动推动力

培养青少年为气候行动推动力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重视、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少年在生态环保和气候行动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些青少年拍摄的影片打开了一扇窗,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普通民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培养青少年为气候行动推动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重视、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少年在生态环保和气候行动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小孩能做什么呢?节约用电、用水、用纸、垃圾分类等对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都有作用。”日前,中科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强调。

来自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五年级的方涵同学曾代表“中国环保小卫士”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全球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她用一件件事例叙述了自己跟同学们20年来所做的节能环保的事情。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布朗博士对方涵说:“你的演讲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环保,也感受到了中国孩子们的力量。”

2019年9月27日,笔者在深圳应对气候变化科普进校园讲座的百花小学大讲堂上,发现小朋友们回答问题十分流畅。李彤校长介绍,这得益于学校把环保教育纳入常态化课程中。姚煜老师说,她还经常组织师生们做一些有趣的环保实践活动,例如用果皮制作酵素等手工课,此类课程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同学们试着用自己制作的酵素清洁灶台和油烟机,去油污效果显著,还不污染环境。(www.xing528.com)

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理事长长、航都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平告诉笔者,他们公司于2017年开展的“青锋少年”项目就是为青少年普及气候变化科普知识,引导他们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郭劲锋介绍,“青锋少年”活动的一个部分是气候影视作品创作及教师培训和学生创作,其中,小短片《父亲的胡杨树》生动讲述了一位81岁的爷爷为了抢救胡杨树,先后挖了11口井。他说:“我肯定会死,但没关系,能多活一棵树都是好的。”《禁渔之后》讲述了深圳湾在禁渔之后生态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与反思人与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青少年拍摄的影片打开了一扇窗,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普通民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据统计,2018年,在全国各类环保教育进课堂、青年环保文化节、环保公益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中,参与的青少年超过5000万人次。1999年至2018年底,保护母亲河行动、建设绿化工程活动中,吸引青少年参与共计6亿人次。其中,通过国际项目合作,在全国各地共植树9832万多株,2万外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并参与植树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