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省管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的优化方案

健全省管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有利于解决高等级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相衔接的问题。四是有利于调动省级公路管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省管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的优化方案

改革开放40年,省管公路正在步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

(一)建立省管公路管理养护组织体系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构建五级体系。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全省公路的发展计划,制定政策,监督管理,下拨资金。高速公路管养交省公路局建设交给企业实施,县乡公路由地方负责,省交通部门实行行业监管。

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养国省干线公路、国防公路及重要经济干线的人、财、物。实行省市(州)县三级垂直管理,加强县级对公路站所四级核算管理。这种机制可以减少资金流失,控制人员膨胀。

市(州)级机构,负责本市公路管养。

县区级机构,是责任主体。

养护管理站所:具体施行对公路的小修保养工作。

(二)完善公路管理养护体系配套政策

实施人、财、物统一由行业垂直管理(条条管理),符合公路养护的实际和特点。因此,完善省管公路管理养护要真正认识到公路的公共属性,明确政府的管制职能、企业的建设职能、公共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责,完善政策过程,实行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分开;要明确政府是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充分体现公路管养的公共性、强制性要求,使公路的公益属性得到充分保障;要从坚持科学养护,全面提高路况质量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建议如下:

1.制定统一的公路管理养护体系配套政策,实行垂直管理模式,改变机构设置,实行建、管、养分开

我国公路的现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养护体系配套政策。因此,对公路管养政府要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配套政策,实行政府管制。按照“一厅一局”的框架设置机构,即省交通厅下设省公路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公路规划、养护、收费、路政等有关具体行政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和建、管、养分开,一是全面履行交通主管部门的政府管制职能,切实把职能转到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坚决管住管好。二是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坚决移交出去,将属于企业的公路建设(含高等级公路建设)从政府管理中分离出去,将公路大中修工程、较大型的水毁修复工程从行业内部管理中分离出去,把二者交给企业,按市场模式运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三是理顺关系,职责一致,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管理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公路养护部门的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

2.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建立省管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不足是省管公路问题的原因之一,也是其政策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原则,使效益最大化。近些年在加快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国省干线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介于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之间的国省干线,正陷入政策和资金之间的孤岛困局。据调查,目前,在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和国省干线改造中,投入国省干线路网改造的比例最低,甚至低于农村公路。国省干线改造资金占全部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比例少。

提高省管公路养护质量,要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使资金来源有保障,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养护资金。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政府征收的燃油税中的养路经费就应该用来养路,合理计划,统筹安排,保证公路的完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不得挤占养护资金用于公路建设。(www.xing528.com)

二是加强地方政府资金的投入。对大中修工程、水毁修复工程资金应当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实行专款专管专用,结余上缴。

三是鼓励企业资金的投入。要鼓励厂矿、企业对主要为其服务的公路进行捐资,实行专款专管,专项用于其公路的建设与养护。

3.提高政策水平,建立高等级公路属地化管养模式

概括起来,体现为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管理养护水平。二是有利于加强高等级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三是有利于解决高等级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相衔接的问题。四是有利于调动省级公路管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五是有利于各高等级公路建设单位集中精力抓好高等级公路建设。

4.进行政策评估,提高政策的效益、效率和效果

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是政策运行过程这一有机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对政策方案合理性的最具权威的检验。事实上,政策评估对于改进公路管理养护政策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为弄清楚政策的效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标准,要根据政策评估的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建立一套评估标准,进行科学的评估,得出可靠结论,最后再决定这项政策是继续、调整,还是终结。

5.完善政策监控机制,提高政策绩效,实现政策目标

要建立完善的公路政策监控机制,一是要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要加快制定《公路法》对公路管养相关的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实施细则,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保障公路使用质量;要制定公路管理养护的考核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定的政策,使公路管养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要制定新建公路的施工方和养护方的责任和义务的政策,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中养护管理技术储备,使公路管理养护政策的运行有法可依,从立法层面上来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操作性不强、太笼统的不足。二是在机构设置上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只有不受掣肘,才能勇于监督,敢于提出异议。三是对监督对象有影响权,影响权包括对违反制度、法规和政策者加以处罚和责令其纠正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和偏差的权利。

6.政策要以人为本,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制定任何一个政策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和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行稳致远,砥砺奋进,是我们公路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我们只有努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正是我们评价政策正确与否的一个根本宗旨。

(三)提升养护品质,提高服务质量

重视政策执行,实行政府管制。“养护和管理工作,是最为基础的工作。特别是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之后,抢通公路成为抗灾中最重要、最受关注,也最需要先行的工作”。目前公路养护依然是公路管理的“短板”,需要加强政府管制与政策的执行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路况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更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完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二是进一步提升公路信息服务能力;三是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四是引进公路养护先进机械设备;五是强化小修保养,实施规范化养护;六是加强预防性养护;七是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构建和谐公路。

要致富,必有路。路在脚下,胸怀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个人必须走好。以上探讨,旨在学习抛砖引玉,请予指正。

2018年收录于《滇云文论——云南党政干部实践与思考》(云南出版集团 云南人民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