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郡斋读书志》的两种版本对比

《郡斋读书志》的两种版本对比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郡斋读书志》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有解题的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有两种版本传世,内容互有不同。杜鹏举得到晁公武四卷《郡斋读书志》的时间,应距其罢退的时间不很远。四卷本《读书志》刊行之后,晁公武又做了大量的补正工作。《郡斋读书志》在宋代就有两种本子流行。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主要依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引《郡斋读书志》,是据衢本采摭。

《郡斋读书志》的两种版本对比

郡斋读书志》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有解题的私人藏书目录。

《郡斋读书志》有两种版本传世,内容互有不同。最早的是晁公武所编四卷本,由其门人杜鹏举在蜀中传刻。杜鹏举序说:“先生姓晁氏名公武,校井氏书为《读书志》,凡四卷。鹏举作邑峨下,望先生沧洲之居鸡犬相闻。暇即问奇字于古松流水之间。一日,叩以此书,忻然相付。”这篇序没有注明年月。晁公武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罢退。从杜鹏举序所述来看,这正是晁公武罢退之后的事。晁公武能有余暇盘桓于古松流水之间,这是有职在身之人不可能做到的。杜鹏举得到晁公武四卷《郡斋读书志》的时间,应距其罢退的时间不很远。孙猛认为,杜鹏举蜀刻四卷《读书志》,刊刻于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一年(1180—1184)之间。这一推测是比较可信的。四卷本《读书志》刊行之后,晁公武又做了大量的补正工作。若干年以后,晁公武门人姚应绩,又编成20卷本在蜀中流传。淳祐己酉(1249),信安郡守游钧刻姚应绩20卷本《读书志》,此为衢本。也是在淳祐己酉(1249)这一年,宜春郡守黎安朝,命赵希弁依据杜鹏举所刻4卷本《读书志》作了增补。赵希弁是宋太祖九世孙,其自题称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他博学好古,藏书亦富,将自己的藏书对照晁公武《读书志》,“删其重复,摭所未有”,成附志1卷,与4卷本合刻,总为5卷。赵希弁后来得到游钧所刻姚应绩20卷本《读书志》,著录书籍多于4卷本。赵希弁摘取衢本比4卷本所增之书凡435部,8245卷,编成读书后志2卷。又因4卷本与衢本互有异同,赵希弁又作考异1卷附于编末。淳祐庚戌(1250),于宜春郡将淳祐己酉所刻5卷与所增之后志、考异合刻,这就是袁州本。(www.xing528.com)

《郡斋读书志》在宋代就有两种本子流行。《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晁公武《读书志》20卷;目录类著录:晁公武《读书志》4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晁氏读书志》二十卷。昭德晁公武子止撰。其序言,得南阳公书五十箧,合其家旧藏,得二万四千五百卷。其守荣州,日夕雠校,每终篇,辄论其大指。时绍兴二十一年也。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南阳公未知何人,或云井度宪孟也。”王应麟《玉海》卷五十二书目门载:晁公武《读书志》四卷。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七目录类著录:《晁氏读书志》二十卷。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主要依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引《郡斋读书志》,是据衢本采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