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两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比较:我国大宗农产品成本优势消失

中美两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比较:我国大宗农产品成本优势消失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分析了2007—2012年我国几个主要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与美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已经全面超过美国,成本优势在消失。现在我国不仅生产每公斤产品成本高,种一亩地的总成本也比美国高许多。中美农业生产成本变化的差异根源在于两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这是导致我国成本比较优势快速丧失的主要内因。在美国的统计口径里,这项费用基本相当于运营成本。

中美两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比较:我国大宗农产品成本优势消失

方松海 张义

近年来,部分大宗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问题日益突出。价格变化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变化,而成本是决定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我们分析了2007—2012年我国几个主要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与美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已经全面超过美国,成本优势在消失。

(一)原来有优势的产品成本优势不复存在。2007年,我国稻谷、小麦每公斤生产成本分别为1.23和1.22元,美国分别为1.63和1.75元),我国比美国低25%和30%。到2012年,我国稻谷小麦成本分别涨到2.20和2.17元,美国为1.77和1.57元,我国比美国高出24%和38%。我国在稻谷和小麦上的成本优势快速转变为成本劣势。

(二)原来就不具优势的产品成本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玉米大豆棉花本来在成本上就处于不利地位,2007年,我国这三种产品每公斤成本为1.06、2.65、11.75元,分别比美国高14.5%、27.4%、21.1%;到了2012年,三种产品的每公斤成本涨为1.88、3.94、21.19元,分别比美国高39.5%、69.4%、44.1%,差距全面拉大。

(三)单位面积成本全面逆转。现在我国不仅生产每公斤产品成本高,种一亩地的总成本也比美国高许多。2007年,我国只有小麦和棉花亩均成本高于美国,稻谷、玉米和大豆亩均成本都远低于美国。用当年人民币衡量,我国稻谷、玉米和大豆亩均成本555、450和292元,美国是925、557、419元。2012年,这三个产品我国分别涨到1055、924和578元,美国为1031、664和438元。我国这五大品种的亩均成本已经全面超过美国。这五年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美国的亩均总成本分别增长了11%、5%、19%、4%、16%,我国则增长了90%、89%、106%、98%、101%。

中美农业生产成本变化的差异根源在于两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处于快速成长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使得劳动力、土地的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快速上升;而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熟期、稳定期,劳动力、土地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变化不大。但我国生产成本上升速度如此之快,可能超出了我们正常的想象。我国农产品成本快速上升,比较优势急剧削弱,主要原因是:

(一)人民币升值。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度平均汇率是7.60∶1,到2012年已经升为6.31∶1,升值20%。稻谷、小麦没有了成本优势,汇率因素约占四成。按人民币计算,2007年我国稻谷每公斤总成本1.23元,美国1.63元,我国是美国的75%;2012年我国稻谷每公斤总成本2.20元,美国1.77元,我国是美国的125%,两国间比值增加了50个百分点。但如果2012年维持2007年的汇率水平,则美国成本为2.13元,两国间的比值就只有103%,而不是125%。在增加的50个百分点中,汇率的影响有22个点,占44%。按相同方式计算,汇率对小麦的影响占了34%。玉米、大豆、棉花成本差距扩大,汇率是主因。玉米中美总成本比1.14扩大为1.39,汇率因素影响占95%;大豆从1.27扩大到1.69,汇率因素影响占68%。棉花总生产成本与美国的差距本来在缩小,却由于汇率的变动反而拉大了,汇率影响比重达106%。(www.xing528.com)

(二)人工、土地成本快速上升。以稻谷为例,2007—2012年我国的亩均总成本从555元增加到1055元,增加了500元,其中家庭用工折价增长122%,雇工费用增长105%,土地成本增长106%,三项合计增加322元。假定还按2007年汇率,美国同期亩均总成本从925元增加到1241元,增加了316元,其中家庭劳动机会成本增长14%,雇工费用增长12%,土地机会成本增长55%,三项合计增加99元。我国人工、土地成本增量占总成本增量的64.4%,美国只占30%;我国总成本增量500元,是美国的1.58倍,而人工、土地成本增量就有322元,是美国的3.25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几个主要农产品人工、土地成本变化幅度略有不同,但趋势基本一致。这是导致我国成本比较优势快速丧失的主要内因。

(三)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从增长幅度看,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变化没有劳动力与土地成本变化程度大,但从绝对额来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的统计口径里,这项费用基本相当于运营成本。2007—2012年,美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运营成本增幅分别为33%、34%、52%、37%和38%,我国这五种产品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幅分别为64%、62%、73%、75%和56%,也大幅超出美国同期的增长速度

从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看,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不可避免,比较优势削弱的态势难以逆转,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缓解成本上升压力,一要提高农业生产率,特别是提高单产。相比美国,我们的稻谷和大豆单产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2012年我国稻谷亩产450公斤左右,但比美国还低了100多公斤;大豆亩产12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0%,仅为美国、阿根廷、巴西几个大豆主产国70%左右;玉米单产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仅相当于美国的80%。要强化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并力争在种业科技上取得新的突破。二要因势利导促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家庭经营与社会协作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生产、尤其是大宗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单位面积成本,提升竞争力。三要全面加强农业公共服务。除了科技服务,还要全方位推进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气象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服务等,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面化解农业生产成本过快上涨。

2013年12月18日

(张义博 发改委产业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