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成本报表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

如何利用成本报表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特点。三元股份第三季度的季报披露,2004年1~9月,该公司利润表显示的营业利润为负5439万元。根据成本报表分析,与2003年相比,最高时,玉米价格涨幅为33%,大豆涨幅为73%,而与此同时,奶价却下跌了近四成。

如何利用成本报表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特点。

● 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

● 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 掌握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其他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能力目标:

● 能够进行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www.xing528.com)

案例导入

三元牛奶的成本控制

2004年,北京市场的乳业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2004年10月,北京三元牛奶已经在大本营北京市场上退居第三,排在蒙牛伊利之后,而在巅峰时期,三元曾占据北京市场的八成,即使是2003年,三元也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大本营失守以及成本控制乏力,使得三元利润大幅下滑。三元股份第三季度的季报披露,2004年1~9月,该公司利润表显示的营业利润为负5439万元。2004年12月22日,郭维健因业绩原因,辞去三元股份董事总经理职位。2004年,各种原材料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涨价。根据成本报表分析,与2003年相比,最高时,玉米价格涨幅为33%,大豆涨幅为73%,而与此同时,奶价却下跌了近四成。这虽然是全行业性的困难,但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三元的成本控制能力明显较弱。

2004年1~9月,伊利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比例的70.34%,而三元的比例为79.11%。这直接导致了三元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伊利8个多百分点。三元的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也是伊利的好几倍。三元成本高于对手,除了地处北京,土地、原材料、环保以及奶源建设投入大,人工成本几乎要高于某些竞争对手两倍以上等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些主观的失误。前几年,三元为了降低奶源成本,曾跑到北疆去办了一个奶源生产基地,但因那里风沙太大、缺乏优质牧草,造成牛奶的杂质超标而卫生、生化指标不达标,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定的液态奶基地计划。2003年,三元又跑到澳大利亚建立奶源基地。但令三元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汇率变化及澳大利亚干旱,三元澳大利亚基地生产的鲜奶的价格没有它预计的那么低。无奈之下,2004年年初,三元不得不放弃这个基地。

最近,面临窘境的三元不得不走一步险棋——产品涨价,原本卖0.95元的三元加钙奶现在卖到了1元,原本卖1元的三元纯鲜奶卖到了1.15元。很明显,三元希望通过涨价摆脱亏损的困境。但这只是企业的一厢情愿。

据报道,涨价后,北京一些社区的牛奶批发点减少了三元牛奶的进货数量。北京之外部分省市的终端上,三元的产品也已经没了踪影。三元的失败关键是成本控制乏力,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关键在于如何借助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和调整,而不是盲目地妄想以提高销售价格来弥补高昂的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