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探析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探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9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排名能够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此外,上海是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重要城市。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探析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均衡,以下部分文化产业指标能够反映出这一点。以下是我国相关文化产业部分分地区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4》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我国文化产业分地区相关数据比较,如表2至表7所示。

表2 各地区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指标 单位:万元

续表

表3 各地区重点服务业文化企业基本情况(2012年) 单位:万元

续表

表4 博物馆机构数

续表

表5 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

续表(www.xing528.com)

表6 图书出版种数

续表

表7 出版物发行机构数

续表

从以上数据来看,上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处在我国前列,但和北京、广东相比仍有不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沿海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为发达。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指标,我国学者已经有过很多相关计算和比较。其中,杨宇、王子龙、许箫迪(2014)等人的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比较具有参考性。杨宇等人选择市场集中度指数CR 4作为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通过以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有关数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市场份额来量化分析文化产业市场的集聚水平。计算方法为:,CRn即表示X行业中前n位规模文化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 i表示第i位企业的指标,N表示X行业中所有文化企业数量。CR 4选取该行业中前4位规模文化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主要选取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图书馆业、群众文化业、广告业、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图书出版业、录像制品出版、录音制品出版等10个子行业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单位相关年份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广告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测量指标为各地区所选行业的年产出或年收入额。从区域视角分析,通过文化产业规模最大的前四个省市的比重来测量,从区域角度分析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所得结论如表8所示。[16]

表8 2011年文化产业集聚规模前列的省市CR 4指数

从表8可知,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分布和行业分布均不平衡。其中上海在录音制品出版规模列全国第一,在广告业上占据第二。其中,文化产业前四的省市多数属于经济发达地区。音像制品出版业、广告业和艺术表演团体的CR 4指数较高,前四省市份额和都在50%以上。彭翊《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4)》中使用2013年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计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具体排名及得分如表9所示。

表9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排名

能够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此外,上海是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重要城市。但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同北京等传统文化产业较强、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通过雷宏振(2012)[17]等人对于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估计的分析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和交易便捷性显著影响着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政府对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显著地促进文化产业空间集聚。[18]以上分析表明,政府对于相关政策的选择将会有力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负面清单作为新型管理模式对于上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将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袁海(2010)的研究也表明,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财政支持对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显示出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集聚培育上政府的主导作用。[19]上海本身就属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水平较高的地区,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将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增加文化产业产值总比重,进而推动全国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扩大对外开放,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积累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